《契丹编年钱谱》附录二
契丹遥辇汗国可汗世系表
世
次
名
号
名
字
在位时间
主
要
事
迹
一
世
洼
可
汗
屈
列 730-
-734
为契丹八部大帅(夷离堇)可突于公元730年(唐开元十八年)的契丹部落联盟长,一切实权均掌握在可突于手中。屈列是契丹遥辇氏祖先,亦名楷特。公元734年,屈列与可突于一起被松漠都督府衙官,大贺氏贵族李过折所杀。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耶律氏始祖,时任契丹八部大帅的涅里(又名雅里,泥里),杀李过折,自任松漠都督。涅里收拢各契丹残部,重新分组。经过数年治理,于公元744年(唐天宝三年),将汗位禅让给屈列嫡亲,遥辇氏的迪辇俎里,揭开了遥辇汗国的历史篇章。
二
世
阻午可汗
迪辇俎里
744---755
原为涅里臣僚,契丹贵族遥辇氏屈列的嫡亲。公元744年(唐天宝三年),被涅里立为契丹汗国二世可汗。俎里就任可汗后,定政体、制礼仪、置官吏、设法律,使契丹汗国初具国家形态。公元745年(唐天宝四年),阻午可汗率部降唐,唐廷封阻午为松漠都督、崇顺王,赐名李怀秀,并将静乐公主下嫁给他。当年,唐与契丹发生剧烈冲突,李怀秀杀静乐公主叛唐自立。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唐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兵十万进剿契丹,双方战于潢水之南。安禄山被契丹所败,损失惨重。此役契丹军事指挥官为契丹耶律氏四代祖耨里思。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精心准备,再次讨伐契丹。在唐与突厥夹击下,契丹败绩,阻午可汗战死。
三
世
胡刺可汗
楷
落
755---788
汉名李楷落,洼可汗之从弟。公元722年(唐开元十年)使唐,并长期滞留长安。公元746年(唐天宝五年),唐封其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随安禄山返契丹,接替阻午为契丹可汗。唐贞元四年(788年)犯北边后,卒。此时契丹已臣属回鹘32年矣。
四
世
苏
可
汗
俟
利
788---824
阻午可汗之子,于公元788年(唐贞元四年)为国人立为契丹可汗。此时契丹作为回鹘的附庸,却与唐未断绝往来,仍定期向唐派遣贡使。
五
世
鲜质可汗
合
孙
824---831
亦作苏质可汗。征奚族,将奚王府700部曲徙于饶乐之清河,以使役使,置为迭刺迭达部。子耶律敌刺在辽太祖朝为奚六部吐里。此时契丹亦为回鹘附庸。
六
世
昭古可汗
衣
裔
831---841
亦作嘲古可汗。臣事回鹘,亦与唐朝不断往来。劝农植桑,就力内务,冀图自理。其四世孙在辽景、圣宗朝曾任南北院宣徽使、政事令,参与国论,并建有私城丰州。
七
世
耶澜可汗
屈
戌
841---858
公元841年(唐会昌元年)继任可汗。第二年、唐会昌二年(842年)断绝与回鹘的关系,转而投唐,被唐武宗授“云麾将军”、松漠都督,赐“奉国契丹”印。
八
世
巴刺可汗
习
之
858---884
亦名习尔或习尔之。唐咸通中(860-874年)曾遣使入唐贡献。此时契丹已发展得更加强大,周围国家咸服之。
九
世
痕德堇可汗 钦
德
885---906
唐光启年中期(885-888年)钞掠奚、室韦诸部,皆役服之。数与刘仁恭相攻。901年(唐天复元年)任命耶律阿宝机为迭刺部夷离堇。903年(唐天复三年)又任阿宝机为于越总军国事,将政权全部交与阿宝机管理。906年(唐天佑三年)病故,临终前遗命阿宝机接任汗位。
注:遥辇汗国可汗共传九世,总在位179年(中间有涅里当政十年),实际在位169年。此表据《辽史》和其它史籍推衍,仅供参考。
2007年10月初稿2011年6月1日抄录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