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eiyuanbo448
peiyuanbo44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457
  • 关注人气:1,3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金“钱树”的宗教意义补释

(2011-05-19 23:15:43)
标签:

八卦

古钱币珍泉

契丹辽钱研究

文化

文学/原创

我的事业梦想

艺术赏析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辽金“钱树”的宗教意义补释

笔者和陈传江关于契丹“钱树”的专著,《契丹“钱树”投资与鉴赏》一书己经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作为著者之一、文字的撰写者,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愧疚和遗憾。高兴的是《契丹“钱树”》一书,历经磨难终于得以出版;愧疚和遗憾的是“钱树”实物收集的还有遗漏,特别是没有把少量的金代“钱树”作为附录收进书中。其次遗憾的是没有把契丹(包括女真)为什么会产生“钱树”这种特殊的宗教器物的原因阐述透彻。

笔者近来一直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三千年钱币史中只有契丹系统地(金代“钱树”只是模仿契丹未成系统)铸造了“钱树”?如何把辽金“钱树”的宗教意义与契丹族女真族宗教信仰和风俗礼仪联系起来研究?资料尽管稀少,实物难得寻觅,但总还有些蛛丝马迹被笔者找到。如今试着把它们连缀一起,组成一篇陋文,以弥补《契丹“钱树”投资与鉴赏》一书中,关于产生“钱树”宗教原因论述不够深刻的遗憾。

契丹族,女真族,以及由他们建立的国家“辽”、“金”,始终都把萨满教作为国家之教,民族之教。虽然后来佛教似乎取代了萨满教,实际上他们信仰的佛教骨子里仍是萨满教。契丹人女真人之所以多崇信密宗佛教的原因,概因为密宗中包含了较多原始宗教,即萨满教的内涵。萨满教的核心是“天崇拜”,以及在“天崇拜”下的“多神崇拜”。比如,“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日月崇拜”、“山川崇拜”等等,其中即有和辽金“钱树”关系密切的“树崇拜”、也就是“宇宙树崇拜”或称“世界树崇拜”。

“宇宙树崇拜”在世界许多民族中都存在,古代中国北方民族尤其笃信。“宇宙树”内涵丰富,一、是人界与天界联系的具象物,是世界的支柱;二、是宇宙的本身。它长在天穹的中心,通贯天地,根须是地界,树干部为中界,枝头为七叉或者九叉,为神界;三、是天界与人界的梯子,即“天梯”。“天梯”的作用,1、氏族祖先通过它从天而降;2、民族英雄伟人通过它升天成仙;四、是始祖发祥地的代表性树木,是先妣的象征物。

契丹族的“宇宙树崇拜”,衍生了有关“树祭”的宗教礼仪,如祭山仪中的“偶植二树,以为神门”;“再生仪”中的“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岐木。”“树祭”的宗教礼仪传达给社会民众的是“树(始祖发祥地的代表性树木)是神圣的,是先妣的象征物;是世界的支柱;是贯通天、地、人三界的具象物;是升天成仙‘天梯’”。并由此产生了铸造祭祀用“钱树”和丧葬用“钱树”的习俗。

“钱树”此时已远离了“钱币”的本质,除了保留了“天皇帝王信”内容外,整个形象完全是“宇宙树”化身。“钱树”已完全和钱币无关,仅仅是彻头彻尾的契丹萨满教的宗教用具。契丹萨满教是有别于其它民族萨满教的契丹本土宗教。它是经过阿宝机改造过的,吸收了摩尼教,佛教,道教有益元素而融合发展的萨满教。所以契丹的“宇宙树崇拜”既有和其它民族“宇宙树崇拜”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又有与其它民族“宇宙树崇拜”不同或独特的内容。铸造祭祀用“钱树”和丧葬用“钱树”,即应是契丹萨满教独特的习俗之一。

中国三千年钱币史上唯有契丹有系统铸造祭祀用“钱树”和丧葬用“钱树”,这种萨满教独特的习俗,所以才有契丹非钱币用途的“钱树”铸造。了解了此种因素,相信,大多数人就会对契丹“钱树”见怪不怪了。契丹“钱树”因为是国人笃信的宗教用品,应是铸钱监特铸或后朝特铸,所以所见皆精。

丧葬用“钱树”的习俗,在笔者《契丹钱树的宗教寓义》一文中已有祥细介绍,不再赘述。祭祀用“钱树”的情况,史籍无载,大体情况只能从出土地点位置予以推测。据调查,契丹“钱树”除墓葬外,大多出土于大山顶,河流旁,寺庙遗址中。依此分析,出土于山顶者,应是祭山或祭天后瘗埋;出土于河流旁,应是祭祖或祭河神后瘗埋;而在寺庙遗址中出土者,应是祭祖或拜庙后瘗埋。以上出土者有一特点,即一坑出土常有七、八、九代年号钱树的情况。可见祭祀用“钱树”的情况比较普遍,愈晚年号“钱树”年代愈多。

契丹“钱树”的铸造,据出土情况看,直至元代中期仍有铸造,特别在耶律留哥及子孙长期管辖的地域铸造的时间更长。这个时间的契丹“钱树”,应主要是祭祖和丧葬使用。随着契丹族的流向各地,及融入各族速度的加快,契丹“钱树”的铸造方才停止。

历尽劫波的契丹“钱树”已所剩无几,能面世而进入收藏家囊中者应更加罕少,对这一独特藏品有所研究者也极其稀少。笔者和传江之拙著若能为喜好契丹“钱树”的朋友,提供些许参考帮助,是我们真诚的心愿。今天笔者撰此小文,亦是这种心愿的体现。祝大家在契丹“钱树”的收藏中有新的更大斩获。

泉痴山人2011/5/19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