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2011-01-05 14:13:35)
标签:

八卦

感悟生活

价值

历史

契丹

钱币

人生

人文/

文化

文物精品

杂谈

知识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契丹三歧木形钱树现身马来半岛宋卡府

近日,偶然翻阅南洋华人钱币资料,在马来半岛华人吴翊麟先生所著《暹南别录》中竟发观了一帧类似契丹三歧木钱树(见图2)的,出土于马来半岛宋卡府地区的钱树图片(见图1)。笔者觉得这个发现非同寻常,它可能是证明契丹人确实来过南洋地区并向当地人传授先进文化的实物证据,如辅之以鲁仁先生等南洋中国古钱币收藏家收藏的南洋各地出土的辽金钱币,以及旧港出水的“吏丹利宝”等钱币,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以无庸置疑的事实,向世人揭示中古时期不止唐宋汉人与南洋非洲各国关系密切,是海上丝调之路的强者,那时中国北方的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建立的辽、金、元等国,更是海上丝调之路的主导者,他们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比五代和两宋等汉人政权差。

马来半岛宋卡府,马来语称为Singgora、泰语称为Songkhla,位于今泰国南部地峡地区东岸。据吴翊麟先生考证,隋代大业四年(608)常骏出使的赤土国就位于宋卡地区。七世纪,室利佛逝兴起,占据了整个马来半岛。据《新唐书》记载,室利佛逝在670年至741年间,几度遣使来唐,进献侏儒、僧祗女。唐朝廷则授室利佛逝国王为左威卫大将军,赐紫袍、金钿带。室利佛逝国王又遣儿子赴唐朝见,唐宰相张九龄在家乡曲江县设宴款待贵客,并奉圣旨册封室利佛逝王子为宾义王,授右金吾大将军,然后送其至广州回国。九世纪后,该国被中国史籍改称三佛齐国,和中国交往更加频繁。《宋史》中记载了大量三佛齐使宋的资料。在使宋同时,三佛齐和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契丹国也一定有频繁往来,可惜的是契丹和三佛齐两国的史料均毁於战火,又碰上同样仇视两国,竭力诋毁两国文化的宋人与满者伯夷人,两国来往的文物自然也毁之殆尽。要不是这几十年地不藏宝,陆续有两国交往的文物出土出水,这段历史恐怕早就淹埋到海砂之下,再无人知晓。

《暹南别录》的作者吴翊麟先生,出身于显赫的海澄籍华侨家族,是暹罗宋卡吴国主的后裔。吴氏家族自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以年交税银50斤的代价承包宋卡湖上端四岛、五岛(Ko SiKo Ha)的燕窝开采权,被吞武里王朝郑皇信(Chao Tak Sin)封爵为銮因他奇里颂木,1775年进而封为昭孟(Chao Muang),意为宋卡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吴氏子孙世代相继,计传八世,凡129年(1775-1904年)。今泰国北大年、陶公、也拉等三府,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当年均受吴国王节制。至今宋卡尚存吴王庙、城隍庙、吴氏家族茔墓及神主牌位等与吴家有关的历史遗迹。宋卡城主当年曾经发行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烙印的制钱“振兴通宝”和“宋城通宝”。

《暹南别录》里所载之三歧木型钱树,没载钱文、没有数据、没注明材质。笔者只是从枝型上推测其与契丹有关。依据之一是爪哇马来半岛地区在实行机制币之前的铸币活动,大多是范铸。多为石范,有少量铁范,未见翻砂铸造。这枝三歧木型钱树显然是翻砂铸造,与当地的钱币铸造工艺明显有区别,说明它是外来的技术。而在十八世纪前有翻砂铸币技术并和三佛齐、满者伯夷有长期来往的首推中国。此翻砂铸币技术从中国传入应大体不差。

依据之二,这种三歧木枝型钱树,不是宋、元、明、清铸币工艺的产品,这几朝铸币已实行了“版版五十六”(明《天工开物》语),再不见这种枝型的钱树传世,他们也不会把他们不施行的技术传播给外国。考虑到契丹人铸造三歧木型钱树的宗教缘由(见拙作《契丹钱树的宗教寓义》),及宋卡钱树三歧木形态,有理由推测其可能是契丹人把三歧木钱树铸造技术带到了三佛齐,并把三歧木的宗教文化传播到了当地。三歧木文化缘于回鹘佛教,回鹘佛教后来融入了伊斯兰教,这恐怕是三歧木钱树得以在满者伯夷时代仍能存在的原因。

当然,笔者的推测仅是个人的“大胆假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小心求证”。如要弄清钱文材质,确定它的铸制年代;了解它的出土地,查查有何伴随出土的文物;在当地在寻找一些其它辽金,诸如钱币、金属铸造物类东西,破解孤证难立的顽症。虽然以上问题需要当地朋友大力帮助参与,困难重重,但不管怎样《暹南别录》总算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无可替代的有价值的信息,为了解契丹和三佛齐、满者伯夷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盼南洋的泉友能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并参与其中,让我们共同为中国的钱币史、外交史做点力们能及的贡献。

泉痴山人2011-1-5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