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eiyuanbo448
peiyuanbo44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31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代契丹文金鱼符右半符考释图说

(2010-10-02 15:18:31)
标签:

八卦

感悟生活

价值

历史

密码

契丹

契丹文

人生

人文/

文化

文物精品

杂谈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辽代契丹文金鱼符右半符考释图说

辽代契丹文金鱼符右半符考释图说

辽代契丹文金鱼符右半符考释图说

近日亲自上手目鉴一枚辽代契丹文金鱼符的右半符,当时看到符面凸起部分磨损得几乎平夷,心中疑云不免暗暗升起,这么平夷如何左右判合?再看大小,长不足12厘米,和《辽史》“符契”所记:“长六寸”(按唐小尺)好象有差距。“符契”记:符上“各有字号”,可此金鱼符上却找不到字号踪迹。特别令我怀疑的是鱼符背后刻了一行契丹字,汉译为“大康六年春”。金鱼符是国家调兵重器,是长期使用的国宝,岂容在其背上乱刻时间?

这一连串的疑问使我当即否认了它的真实性,明确告诉持有人此金鱼符是假的。晚间在和陶金谈起此金鱼符时我还坚持了我的意见。然而,当我躺在床上回想鉴定金鱼符时,突然觉得结论下得有些唐突,还缺乏与历史实物细致核对的环节。

记得我在写“契丹文天云军虎头牌”考证文章时,曾提到一组“天云军详稳”鱼符,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该铜鱼符实物,解放初期中国书店为罗振玉所出的《历代符牌图录》里收有该鱼符拓片。1985年出版的《契丹小字研究》也收入了该鱼符拓片。

我顾不上睡觉,连夜在我的资料库中找到了这些资料,通过比对,确定金鱼符和铜鱼符文字相同,只是形制、材质有别。铜鱼符背不见铭刻文字,略成弧形,金鱼符背扁平。比对结果,使金鱼符的命运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确定其是根据铜鱼符仿造,但因材质没有检测,定其伪尚嫌证据不足。还因为此鱼符整体熟旧自然,平夷磨损无人为制造痕迹,其长度虽和唐小尺不符,但符合已发现《辽史》“符契”所记,“银牌二百面,长尺,刻以国字,文曰‘宜速’”“敕宜速”牌的尺寸比例。“敕宜速”牌的“长尺”大约都在200-210毫米之间,如果这个长度是辽一尺长度,那辽金鱼符长六寸长120毫米左右应和记载相符。

二是确定其为和真实铜鱼符同时所铸高等级调兵鱼符。调兵鱼符应分需要不同、材质不同的鱼符,就象职官按等级分别佩带金、银、铜牌一样。《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记符宝郎掌管的牌符有三类。铜鱼符:起军旅,易守长。传符:给邮驿,通制命。随身鱼符:明贵贱,应征召。符分三种,太子玉符、亲王金符、庶官铜符。辽朝建国,多承唐制。调兵鱼符之设亦应和唐符一样分金、银、铜三等。

《辽史》卷五七《仪卫志三》“符契”条记:“自大贺氏八部用兵,则合契而动,不过刻木为合。太祖受命,易以金鱼。金鱼符七枚,黄金铸,长六寸,各有字号,每鱼左右判合之。有事,以左半先授守将,使者执右半,大小、长短、字号合同,然後发兵。事讫,归于内府。”从实物出土情况看,辽不只铸了金鱼符,还铸了铜鱼符,可能还铸了银鱼符。金、银、铜三鱼符如同时铸造,其形制、文字亦应相同。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这半爿金鱼符不宜轻易判定真伪,一切要等到成份检测和文字译出后才能最后判定,如成份和辽大康时期金制品相同,那即可确定为真品,反之差异较大,就可判定为伪品。另外,此魚符文字从未全面翻译过,在没有检测成份之前,了解此鱼符文字内容,亦应是判定其真伪的重要依据。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着翻译了这枚契丹文金鱼符的右半符。

该鱼符长112毫米,宽40毫米,厚3.2毫米,重170。鱼头嘴有穿孔,孔下有一四方形凸起之槽,槽内有一类A字形凸起,A的两腿之间有一小方形凸起。根据有关鱼符资料,知是和左半符上方凹下的同字槽判合之用。鱼尾左侧和中部各有一凸起平台,左台下部有一小孔,鱼尾中亦有一穿孔,这些应都是和左半符销柱及凹槽咬合之用。

符身上分两行大小错落阳铸八个契丹小字,不知是有意保密还是不想让外人辨认,文字不是按正常语序铭镌,而是将文字次序打乱,加上有的字特意缺笔少划或变形,文字本身就象密码天书使翻译特别艰难。经过数十遍排列组合,把直译的不知所云的八个字,组合成汉语“大孝文皇帝敇宜速”,意为“(天祐)皇帝命令立即执行”。鱼背自上而下阴刻五个契丹小字,汉译为“大康六年春”。此五个字应是铸造此符或颁符之时间,是纪念性文字。

从符上文字可知此金鱼符不是辽太祖阿宝机所铸的七枚金鱼符,而是道宗天祐皇帝耶律洪基所铸金鱼符。背文时间应是铸造或使用此金鱼符的时间。据此可推知,辽代每个皇帝登基后,都要铸造镌有自己尊号的调兵用金、银、铜鱼符,左半符刻有领符军队最高指挥官官名和编号,交由其最高指挥官保管。右半写皇帝尊号和命令立即执行的鱼符,平日由内府符宝郎君保管,需用时由皇帝亲手授予使者加之圣旨,使者拿右半符与需调动部队最高指挥官例执左半符契合一起,验证大小、长短、字号合同无误后,然後发兵。军事活动结束,右半符由使者带回由皇帝亲验,重新归于内府。

当知晓铸主是道宗耶律洪基,铸造此符或颁符的时间是“大康六年春”,就有必要对“大康六年春”前后的史实进行排查,如当时确有需要调动军队或撤换指挥官的大事发生,那此金鱼符的真实性就大大增强。查大康六年,为道宗朝耶律乙辛张孝杰奸佞集团政治拐点出现之时,自大康六年始,把持朝纲整整七年,制造了诬皇后杀太子等惊天寃案的,耶律乙辛与张孝杰等人,权势开始被一点点剝夺,最终被道宗彻底打倒并斩杀。

据《辽史·道宗纪》载,大康五年(1079年)末,道宗已觉察到耶律乙辛和耶律(张)仁(孝)杰集团的危险,他采取了先升后降、明升实降的策略,以宰相仁杰,加侍中,以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把他架空。接着,巧妙地用取消非皇子一字王的办法,把魏王耶律乙辛降为混同郡王。

大康六年(1080年),道宗以雷霆万钧的手段,把耶律乙辛和耶律仁杰下放到地方,并大幅调整了军队将领和布署,形成对耶律乙辛和耶律仁杰集团成员的钳制和监控。六年春正月辛卯,耶律乙辛出知兴中府事。冬十月丁卯,耶律仁杰出为武定军节度使。并先后对忠顺军、广德军、奉先军、武定军等节度使进行了调整,从政治,军事,行政诸方面,为最后铲除耶律乙辛和耶律仁杰集团做好了准备。大康七年(1081年)十二月丁卯,武定军节度使耶律仁杰以罪削爵为民。辛未,知兴中府事耶律乙辛以罪囚于来州。这个恶贯满盈的奸佞集团终于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从大康六年(1080年)诡谲万端的形势看,道宗颁铸“起军旅,易守长”金鱼符是符合当时形势和需要的。造假者不会特意迎合道宗的布署造一这样金鱼符的。这就为确定鱼符为真增添了一枚至关重要的砝码。另知道鱼符左半牌文为“天云军详稳”,作为皇帝直控的“中央军”的“天云军”其指挥官必然是安排皇帝的心腹,从这一点出发,大康六年(1080年)颁制给天云军随时听从调遣的鱼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通过以上对牌文的翻译分析,以及对大康年间史实的验证,已可确认其符的真实。如能发现金鱼符的左半爿,两者能契合无隙,那就更功德圆满,天衣无缝了。既使找不到左半符,只要鱼符能通过成份检验这一关,也可坦言宣布此金鱼符为真品了。

金鱼符鉴定的全过程,给笔者的教益是极为深刻的,它再次告诫笔者经验是有局限的,脑子里的东西,只有结合实物的细致观察、升华后的结论,才靠得住。借用博文《给你一个故事》的话,金鱼符鉴定的教益仍然就是:“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会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镜用自己的经验、好恶和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了假象。”“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不要随便给一个人定性。说话时要慢,思想时要快。

这半爿金鱼符是目前唯一发现的辽代调兵用金鱼符,虽然不是辽太祖耶律阿宝机的七枚金鱼符之一,也是极为珍贵的可补《辽史》符制、军制缺失的文物实证了。其近千年的历史及所蕴涵的深厚有关契丹文明的信息,都是研究辽和契丹史非常宝贵的资料。听说此鱼符已被传江收藏,甚感欣慰,盼他能依此宝在契丹文明研究中再出新成果。

裴元博  陈传江2010-10-2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