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漂亮别致的叶形“火凤凰”金牌考释图说

标签:
八卦感悟生活历史密码契丹契丹文人生人文/文化文物精品杂谈宗教 |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
这是一枚契丹小巧别致的叶形金牌,(见附图1)长仅9.8毫米,最宽处6.3毫米,厚2.2毫米,重36克。牌作树叶形,(或称桃形,是吉祥福瑞的象征。人们喜闻乐见,附图2铜桃形护身符牌就证明了这一点)面边框内镌铭着一只挺胸昂首傲然而立的“火凤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华夏族的民族图腾。
契丹为黄帝族的后裔,故与中原民族一样喜爱崇拜凤凰,并把它作为后族的图腾和象征。在契丹皇室和后族的祭祀用品、生活用品、民俗用品上都可以经常看到凤凰的形象。契丹凤凰,羽毛一般被描述为火红色,嘴巴较大,有大嘴凤之名。凤尾大而壮观,飘逸灵动。
凤凰是祥瑞、女性或者是火等这类的象征。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凤凰一度由于五行属火,因此被视为阳,代表雄性;而龙五行属水,被视为阴,代表雌性。后因为龙的形象更为帝王所喜欢,所以改为以龙为阳,以凤凰为阴。
这枚叶形“火凤凰”金牌应是颁赐给契丹皇帝后宫嫔妃的腰牌。是正一品五妃,正二品九嫔,正三品二十七世妇所悬佩的“明贵贱,应征召”高等嫔妃的身份证明。契丹早期皇帝一般只有很少嫔妃,但自圣宗始嫔妃亦如汉制充斥后宫,所以给后宫嫔妃佩挂品级牌也大约自圣宗始。
牌子背面平夷阴刻四个契丹文字,从上至下汉译意为:“大中央辽”。这个“大中央”与“辽”,是什么意思?是国号吗?“大中央”和“辽”什么关系?和“契丹”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可它们确实在是当前契丹文字研究界,“炮声隆隆,硝烟滚滚”争斗得不可开交的课题。
以刘凤翥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个以前他们译为“哈喇”的字现在应该译作“辽”,和“契丹”同为国号,定论辽代实行双国号。即同一个契丹国号“大中央X契丹国”,原先释作“大中央哈喇契丹国”、现在又可释作“大中央辽契丹国”。
而以日本专家乌拉熙春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刘凤翥先生译为“哈喇”和“辽”的一词,应译作“胡里只(“自家的人众”。简称“人众。”)”,不存在双国号的问题。
两位先生都没有解释“大中央”,不知是这三字太通俗易懂呢?还是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笔者虽不晓得个中奥妙,但觉得还是先弄清“大中央”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这个词。笔者愚钝认为“中央者”,即中心,中间之地也。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诗·秦风·蒹葭》:“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荀子·大略》:“欲近四房,莫如中央。”《汉书·李寻传》:“震或於其国,国君之咎也。四方中央连国历州俱动者,其异最大。”
契丹用“大中央”这三个字,是说自己的国家居于环宇之中,是中央之国,即“中国”。他说的对不对呢?笔者觉得契丹人说得是事实,他确实居于亚洲之中,以千万平方公里从西到东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宋朝抱在怀中,谁能说他不是中央之国?“大中央”,应即大中国之义。
1930年在巴林右旗出土的《辽道宗哀册》(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据专家释读篆盖上的契丹小字,“契丹”二字乃是“K’eiauan”的音译,其原意即是“中央”。以此观之,“大契丹国”也就是“大中央之国”的意思,这也许就是辽人重新诠释“契丹”的缘由。联系此刻大辽已经融合有多种民族(包括北方汉人)的事实,此时释放的应即是与中原争夺“中央之国”正统的信号,值得探究。
关于那个被刘凤翥先生释为“哈喇”和“辽”,被乌拉熙春教授释为“胡里只”的词语,笔者认为两先生释得都对也都不对。对的是这一词语里确实包括两先生的译释的结果,只不过不同的语言环境突现了不同的内容。错的是两先生过分强调了自己译释的正确,而忽略或无视对方译释的合理与正确的内容。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个“辽(小字:王加匕,久加捺加壹竖)”本义应为“辽泽”是契丹祖先生活的地方,亦即契丹人众居住过的地方。契丹把“辽”当作国号,是出于纪念民族发祥之地的意念。“哈喇”是“辽”的一种意译,因为“辽”源于水,又是国号,“辽国”又以水为德运,水五色为“黑”,以“哈喇”译“辽”,是从五行、五色及“水德”诸方面考虑。“胡里只”是对“辽”的音译或直译,重点在于对“自家的人众”“居住地”的强调。
三种译释都对,但因侧重不同,它们都不能满足所有特定语言环境,遇到这种情况,考释者就要根据实际译作相应词语,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的含义。如本文金牌阴文最后一个字,只能译作“辽”什么“哈喇”“胡里只”都不合适。再比如本文所附金钱(见附图3)穿右和金牌同样之字,就只能译作“哈喇(黑)”,钱文作“大圣黑龙”。而不能译“大圣辽龙”或“大圣胡里只龙”。“辽”如在“契丹”前,它肯不是国号,而是表达契丹国的五行五色及天干。如在“契丹”后则是表达契丹人众居住的地方,即“胡里只”。“辽(小字:王加匕,久加捺加壹竖)”只有不和“契丹”同时出现时,才表示为国号。
契丹一朝并不存在双国号,“辽”、“契丹”、“天朝”,是同一个国号不同译法,这些笔者在拙文《契丹国号新考》中早有详尽论述,这里不再重复。契丹文“大中央辽(国)”凤纹金牌告诉我们契丹人承认自己是大中国的一员,并认为宋也是大中国兄弟成员,这种心胸和气度较之中原汉人统治者的小肚鸡肠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笔者禁不住赞叹一声:好美的契丹文“大中央辽(国)”凤纹金牌!好样的契丹人的博大胸怀!
裴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