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考释

(2010-03-16 17:57:32)
标签:

契丹文

承天太后

汉人

韩延徽

渤海

感悟生活

考古

历史

人生

人文

社会

文化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考释

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考释

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考释

契丹人是中国历代少数民族中自豪感最强烈的民族,他们对自己民族创造的高度文明从心眼里发出由衷的兴奋和赞许。他们曾用各种文艺形式歌颂它赞美它。钱币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传世契丹钱中常见表达契丹人歌颂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赞歌式钱币。笔者手头这枚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就是契丹人这种民族自豪感真实流露的钱币,是这类颂语式钱币中的皎皎者。

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含金量96%。材质细腻润泽,翻砂铸成。由于型砂较粗,钱体上留有少许铸造砂痕,钱缘为契丹钱中少见的宽缘,钱穿有穿索磨损痕迹,钱体有轻微收藏者摩挲过手及岁月流逝的印记。下缘铸造印模时因抜模失误造成缘肉缺失,略微影响了钱形的整体美。包浆熟旧匀称,温润流畅自然,给人以成熟美的美学震撼。

钱文四个契丹小字,端正楷体,布局合理。字间架构,匀称舒展。笔画劲挺,清秀妩媚。四字序读,可按上(地)下(灵)右(人)左(杰)序读,也可按右(人)左(杰)上(地)下(灵)序读。前者为“顺读”,后者为“对读”。钱背穿上有颗滚圆大小适中的日星纹,整个钱充满神秘庄严的气质,使观赏者心中自然而然升起一种虔诚敬仰之情。钱径52.36毫米,穿径12.75毫米,厚3.91毫米,重69.4

“人杰地灵”,也作“地灵人杰”,是句唐代产生的成语。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是说万物的精华就是天生的宝物,宝剑的光芒可以直射斗牛星宿;灵秀之地自然产生杰出的人才,徐孺子能使陈蕃放下卧榻,正是要以最尊崇的方式接待徐孺子这样杰出的人物。

契丹人有什么资格和资本称契丹“人杰地灵”呢?原来,因为雨后春笋的各族人才把一个挽强射生,日仰湩酪的马背民族的蛮荒之地,建设改造成为了疆域广阔,经济繁荣,家国安乐,粮粟丰裕,五业兴旺,经费有余,兵强马壮的东方大国。

面对辽阔契丹“五稼不登,开帑藏以代民税;螟蝗为灾,罢徭役以恤饥贫。沿边五十余城各有和籴仓,虽累兵兴,未尝用乏。辽之农谷至盛,斗粟至贱,天祚播迁,梁王定价,粟一车不过一羊而己。贸易中外,都会百万,百物山偫,来易于辽者,道路繦属。钱用流布,振饥养贫,典质男女,宴飨将士,钱不胜多。群牧之盛垂二百余年如一日,天祚初年,马犹有数万群,每群不下千匹。”的强盛之实,哪一个契丹人不从心眼里感到自豪?谁不说俺家乡好?岂止是“人杰地灵”,在契丹人眼中,实是座“人间天堂”。怪不得,宋联金灭辽时,原以为南京汉民会揭竿而起,对王师会夹道欢迎呢?可谁知等待他们的竟是辽各族(包括占多数的汉族)軍民同仇敌忾的迎头痛击,使几十万宋军大败而返。

钟灵锦绣之地自然频出雄才伟俊之人。契丹族自己的人才济济自不用说,汉人、渤海人、回纥人都因辽正确的“蕃汉一家”“一国两治”政策贯彻始终,而把契丹当成自己的祖国,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把它建设得更美好。其中汉人才俊对辽朝政治的影响,可以说从阿保机登皇帝位开始,一直贯穿了辽朝历史的始终。早期的汉族众多贤士,如:康默记、韩延徽、韩知古、张砺等,都是被慧眼识珠的太祖、太宗从俘虏和中原逃人中发现,引入身边出谋划策。这些人在稳定其内部统治、安置和发挥汉人的生产能力、增强辽朝国力等方面,以及对渤海、党项还有中原王朝的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如韩延徽者,作为幽州刘氏政权的使者被阿保机扣留,后来却成为他的心腹之臣,“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中间曾因思乡而逃归故里,后又返回辽朝,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阿保机并不生气,却“大喜,以谓自天而下”,可谓用人不疑。后韩延徽果然跟随辽军“从征渤海”,又在政事上兢兢业业,“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可以说是因感激“知遇之恩”而忠于辽廷的汉人典型。连《契丹国志》的作者也对其赞叹曰:“太祖之兴,延徽有力焉。”

再者如赵延寿,在太宗耶律德光的攻晋战争中“为先锋,下贝州,授魏、博等州节度使,封魏王。”太宗高兴之余,“赐延寿龙凤赭袍”,后来世宗也对其“以翊戴功,授枢密使。”实为汉人能臣的代表。

卢龙人赵思温,投降辽朝之后随征渤海,“力战拔扶余城。身被数创”,太祖阿保甚至“亲为调药”,迄其死后,其子在辽朝也“官至使相”。

太宗天显年间归辽的定州人(今河北定县)梁文规,其子梁廷嗣甚至得到了“以大水泺之侧地四十里,契丹人凡七户皆赐之”的封赏,能将契丹牧民赐与汉人为奴,其宠遇不可谓不高。

而辽代汉人中最为显赫者,莫过于圣宗时期“位极人臣”的韩德让了。其为太祖名臣韩知古之孙,父祖皆是辽朝倚重的汉人大臣,早时曾和后来被称为承天太后的萧绰(又名萧燕燕)有过婚约,但因后者被景宗纳为皇后而取消。后景宗驾崩,承天太后之子耶律隆绪年幼,而契丹皇族中觊觎皇位之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承天太后因此求助于韩德让。其果然不负期望,不仅果断行事,“易置大臣,敕诸王各归第”、“随机应变,夺其兵权”、“集番汉臣僚,立梁王耶律隆绪为皇帝”,保证了圣宗坐上皇帝之位,而且还在辽朝后来的经济政治改革和对宋战争中都起了巨大作用。因此被赐名耶律隆运,先后封为齐王和晋王,“赐不拜,乘车上殿,置护位百人。护位,惟其国主得置之。隆绪以父事隆运,日遣其弟隆庆、隆裕一问起居”,死后得谥“文忠”,并建立自己的斡鲁朵“文忠王府”。查辽朝二百余年,建立过十二宫一府共十三个斡鲁朵(即宫卫),其中韩德让是仅有的一个非皇族和后族而拥有斡鲁朵者,也是汉人中的惟一。其后韩氏世为辽朝大族,乃至在宋人眼中,辽朝“耶律、萧、韩三姓恣横”,已变成了和契丹二姓一样的上层统治者。

其他如:室肪,张俭,邢抱朴,马得臣,王继忠,刘景,刘六符,手舒温,杜防,姚景行,耿绍宗,窦景庸,杨绩,王观,李俨,刘伸,王鼎,刘辉等等“人杰”,都为契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是大辽兴旺发达的真实写照,是契丹人对自己祖国热受的真情流露,是契丹各民族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的象征。说它是文物,是一件制作高超的艺术品,不如说它是契丹人留给后人揭示巍巍大辽社会真实情况的物证,是洗去泼在契丹民族身上“愚昧落后,歧视异族”等污秽的物证。契丹文“人杰地灵”金钱是珍贵的赏赐宫钱,如能把二百多年契丹造全部宫钱聚集研究,一定会勾勒出契丹政治社会的全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契丹,那将是逝去契丹之幸,中华民族之幸!祈愿这一天会早日到来!

裴元博  陈传江2010-3-16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