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货币史大事记之九
(2009-12-16 22:08:40)
标签:
乾统天祚保大北辽天庆金银铜感悟生活历史人文社会文化艺术杂谈 |
分类: 钱币收藏知识 |
契丹族货币史大事记之九
乾统二年(1102年)诛耶律乙辛党,徙其子孙于边。此时辽境白银及金银钱使用己深入社会各角落,鎏金钱币大行其道,就连祭祀、民俗钱币也遍体鎏金。但铜钱与金银钱与鎏金钱的比价如何,怎样兑换?史籍无载。但可证此时辽国势虽已衰,可经济仍异常发达,货币兑换机构应和质铺一样遍布城乡。辽其时群牧有马数万群,每群不下千匹,总计约有千万匹之多,按每匹均价四十两(与宋交易价)计,约值四万万两之巨,其国之富令人咋舌。
乾统三年(1103年)二月庚午,以武清县大小,弛其陂泽之禁。秋七月,中京雨雹,伤稼。十一月丙申,召监修国史耶律俨纂太祖实录。出土碑刻中有宝兴银冶之名,为新增之冶。在辽境发现很多日本皇朝钱和高丽钱,有些在现今其国也非常罕见,足见辽和二国经济来往之频繁。
乾统四年(1104年)秋七月,南京蝗。冬十月己酉,凤凰见于漷阴。十一月乙亥,御迎月楼,赐贫民钱。
乾统五年(1105年)二月癸卯,微行,视民疾苦。冬十一月戊戌,禁商贾之家应进士举。对在社会处于重要地位的“商贾”阶层,给于进军仕途予限制。
乾统九年(1109年)秋七月。陨霜,伤稼。马人望迁南京诸宫提辖制置。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路不鸣桴。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禀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镪。
乾统十年(1110年)十二月己酉,改明年元。是岁,大饥。
天庆元年(1111年)铸“天庆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铸金银铜三材“大辽天庆”国号年号一体钱。乌古敌烈叛辽,另派节度使前往镇抚,至其地后“遂出私财及发富民积,以振其困乏。”“私财”之“财”和“富民积”的“积”。肯定是金、银、钱,用其振困,说明边僻之地,各种货币都一样畅通。
天庆二年(1112年)二月丁酉,辽主“鱼头宴”,阿骨打拒舞。九月,阿骨打称兵。辽官吏中见顺州商曲都监。朝阳建铁塔一座,十三层,高二百尺(约六十米)。建塔时有施主舍钱一千缗,和尚施四百千(贯、缗)以充工费。
天庆三年(1113年)春正月丙寅,赐南京贫民钱。甲戌,禁僧尼破戒。丙子,猎狗牙山,大寒,猎人多死。官吏中见景州龙池冶监,其冶铁货供不应求,后改派新官“督役勉工,亲时铸炼,所收倍于常绩”。该地还设有征商、榷酒之官,足见当地商业之繁荣。又见偏僻仅有三千户的潞县,竟设商、曲、铁都监,可见当时商业、冶铁、酒专卖已遍及辽的每一寸土地。还见燕京都曲院都监之设,当是燕京内曲院过多,故设都曲院都监总管之,燕京的繁华可见一斑。
天庆四年(1114年)春正月初,女直起兵,辽兵屡战屡败。更因奸相萧奉先护败将其弟嗣先,使辽军“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士无斗志,望风奔溃。当年所设官吏见有西京管内都商税判官。某寺一老和尚死,其遗产多达二十万贯。寺院以其遗产放货生息,永无休息。舍其息四百缗助另一寺修缮大殿;又以四百缗举办佛事法会。时燕京欠收,粮价飞涨。主管官员屯粟不出,待善价而贾。皇后与帝干预遂以平价售出,“燕民赖以济活者数百万”。因兵困,辽在长春、辽西诸路按户财征兵,每值三百贯出一军额,时富民有出一百名到二百名者,即户财达三万贯至六万贯,时征兵数十万,则民财约有上亿万资财。可见辽民之富庶。
天庆五年(1115年)春正月壬申朔,女直完颜阿骨打登皇帝位,建国号金,建元收国元年。秋七月辛未,宋遣使致助军银绢。九月,耶律章奴反,掠庆、饶、怀、祖等州。十二月乙巳,耶律张家奴叛。此时寺院之利息是本钱五千(即五贯,约合银五两)斡(斡脱钱)之于寺之北质库,岁得息十余镪(镪者,白银也,一般一镪指一两)。年息百分之二百以上,实为高利贷不假。
天庆六年(1116年)春正月,渤海将高永昌据东京称帝,建大渤海国,建元隆基元年,铸“隆基通宝”钱。五月金陷东京,擒杀高永昌。大渤海国亡。累与金战,辽战马损失十之六七,虽价增数倍无可买。从军者需买官马以从军。某寺建一塔化缘竟得钱数百万,此时货币上市量可说达历史最高点。辽官吏中此时见设辽西路钱帛判官。
天庆七年(1117年)春正月甲寅,减厩马粟,分给诸局。十二月,金改元天辅。
天庆八年(1118年)女直破辽五十余城,原在沿边各州所设和籴仓,储粮三五十万石,尽被金人所占有。春正月东路诸州盗贼蜂起,掠民自随以充食。十二月甲申,山前诸路大饥,斗粟直数缣,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金人破辽上京,所有文书档案毁焚殆尽,金、银、珠、玉、钱货、钱局样模,尽被掠之而去。为解决战争费用,大开卖名之门,三千贯可买“特补进士出身”文凭一纸。本年土地价格,每亩五千五百五十五文。金主诏令辽“岁输银绢二十五万两匹。”
天庆九年(1119年)二月贼张撒八诱中京射粮军,僭号,南面军帅余覩擒撒八。面对江山丟失过半,天祚帝仍游猎不止。
天庆十年(1120年)金辽和谈决裂。粮草缺乏的辽军士气低下,叛逃者如过江之鲫。辽境内窖藏铜钱很多应为此时埋藏。
保大元年(1121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铸“保大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辽郡县所失过半,可辽皇室内乱不止。天祚信谗言,赐死文妃,诬杀萧昱,逼反余覩。自毁长城。宋停贡辽“岁币”。起于1005年,止于1122年,前后117年的“岁币”,共贡白银一千九百五十二万两,绢三千一百一十万匹。
保大二年(1122年)春正月乙亥,金克中京、泽州。天祚却在鸳鸯泺赐死晋王,诛杀大将耶律撒八等,诸军由是人心解体。三月丙寅,方悟奉先不忠,遂并赐死。癸酉,诸局百工多亡。秦晋国王耶律淳在燕自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世称北辽,铸“建福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六月,耶律淳病故,谥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萧德妃被立为皇太后,遥立天祚次子秦王定为帝,太后遂称制,改元德兴,铸“德兴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萧太后杀李处温,得其当宰相数月间所得的钱七万缗,金玉宝器无数。宋金订立夹攻辽国的海上之盟。但宋军大败而扫,全部辎重损失殆尽。辽天祚帝所携行宫、内库、三局珍宝,及历代祖先所积珍宝,悉数为金兵掠去。剩下一些,打点包装为五百余袋,轻骑随从逃往夹山。十一月乙丑,萧德妃出古北口,趋天德军。十二月,金兵占据南京。辽国货币经济至此全面崩溃。
保大三年(1123年)春正月丁巳,奚王回离保(汉名萧幹)据箭笴山,建大奚国,自称神圣皇帝,改元天阜,铸“天阜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五月,因奚境粮食短缺,回离保出卢龙岭,攻破景州,又败宋常胜军将领张令徽、刘舜臣于石门镇,继而陷蓟州,兵临燕京城,传有涉河犯京师(汴京)之意,一时宋朝人情忷忷,颇有谋弃燕者。八月乙未,郭药师用计招得叛徒,大败回离保于峰山。破其众,乘胜穷追,过卢龙岭,杀伤大半。从军之家,悉为常胜军所得,招降奚、渤海五千余人,生擒奚大将阿噜,并获辽太宗尊号宝检契丹涂金印等。由于各军离心,奚军溃散,八月十五日回离保被部将耶律阿古哲(又名“巴尔达喀”)和其外甥乙室八斤,家奴白底哥等人所袭杀,其首级被献于宋军。大奚国亡。
保大三年(1123年)二月癸巳,天祚帝诛萧德妃,五月庚申,梁王雅里被军将耶律敌烈等立以为帝,改元神历,铸“神历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秋九月,耶律大石从金营逃归。冬十月,梁王雅里病殁,耶律朮烈继之。十一月,最后一任北辽皇帝耶律朮烈为众所杀,北辽灭亡。
保大四年(1124年)春正月,天祚帝一路逃窜,乏粮数日,以衣换食。秋七月,宋建平州为泰宁军,以辽降将张瑴为节度使,令宣撫司出银绢数万犒赏。后又杀瑴,函其首送金。天祚不听耶律大石养兵之谏。大石遂杀天祚监使,置北、南官属,自立为王,率所部西去。天祚遂败。逃跑之际,天祚还携一尊黄金铸佛象,长丈有六尺(五米多),可见辽国积蓄之富。是月,金太祖阿骨打死。十一月,从行者举兵乱。
保大五年(1125年)正月辛已,天祚帝逃亡陷绝地,绝粮无御寒具,潜宿民家。二月,至应州新城东六十里天祚帝被金将完颜娄室擒获。八月丙午,降为海滨王。以疾终,年五十有四,在位二十四年。大辽灭亡。
契丹帝国自天皇帝耶律阿宝机于公元907年,到公元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人所俘,国运长达218年。帝国疆域东至库页岛,西至阿尔泰山,南与宋、夏为邻,北至贝加尔湖,面积达448.54万平方公里
。
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契丹子后晋侄汉宋,臣伏高丽、西夏,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的历史正剧。作为契丹经济史一部分的契丹货币史、钱币史大事记,本应有更详尽的叙述,但因史料过于匮乏,只能勉为其目前的样子,待资料整理后再补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