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

(2009-05-29 19:47:08)
标签:

历史

人皇

方孔钱

德光

耶律倍

渤海国

《辽史》

八卦

人文/历史

文化

金银

分类: 收藏感悟

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我的收藏趣闻之一: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一枚纸方孔钱鉴证了一段契丹史实

我的钱币藏品中有一枚我亲手制做的纸方孔钱——折五型“尧舜衕宝背天”钱。别看它品貌不佳,价值低廉,却是我刻骨铭心的藏品。因为它以它那低贱的纸质身躯,鉴证了契丹历史上一段不为人知的、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不存在的“禅让”史实。

2003年下半年,我曾为在北京报国寺钱币馆发现的,一枚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出土的钱币,六次专门从沈阳到北京去鉴赏此钱。这是一枚折五型“尧舜衕宝背天”钱。形制、风格与辽代早期钱“千秋万岁”、“皇帝万岁”相近。我和该钱主人——钱币收藏家陈光军,从铜质、钱文、锈色诸方面分析,一致认为该钱亦应是辽早期钱。在用途及性质的认定上,我俩观点差异较大。陈先生认为这是一枚“祝圣祭祖”的厌胜钱。而我认为这是一枚特铸的和辽朝某件大事相关的纪念性钱币。当我在辽代字典《龙龛手镜》查到在辽代“衕”当“共同”讲时,就隐约知道这是纪念一件类似尧帝“禅位”给舜帝的“禅让帝位”事件的钱币。虽然此钱谱录失载,但它绝对是一枚可以鉴证历史的好钱。当我向陈光军提出购买此钱时,他开出的六万元天价,却使我不得不暂时止住了马上购买的脚步。

2004年2月26日《拍卖收藏导报》以“一枚祝圣祭祖厌胜钱”为题,介绍了“尧舜衕宝”钱,称它是元代祝圣祭祖的厌胜钱。作者对这枚珍贵的辽钱近乎天方夜谭式的臆说,使我感到有必要写篇文章对该钱的性质进行正本清源地解说。于是诞生了先后刊登在《拍卖收藏导报》(2004年?月?日)和《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2004年第4期)的文章“也谈‘尧舜衕宝’钱”。文章指出“尧舜衕宝”钱,是纪念人皇王耶律倍将帝位“禅让”给二弟、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这一史实的纪念币,是耶律德光为安抚耶律倍,晓喻臣民自己当上皇帝,是哥哥学圣帝尧真心的“禅让”而特铸的赏赐钱。当时为使读者较真切地感受“尧舜衕宝”钱,粗犷豪放的神韵傲骨,特意将《拍卖收藏导报》刊发的彩图粘贴在纸壳上做成了一枚纸质“尧舜衕宝”钱,随文章予以发表了。

文章发表后在泉界引起了一些凡响,大多数泉友认同了我的观点。但由于当时的诸多原因,文章的观点没有深入展开,一些论据也没有引用,泉友们对“尧舜衕宝”钱产生的“禅让”历史背景仍不甚了了,这对大家深入了解“尧舜衕宝”钱历史和文物价值,仍是留下个不应存留的问题。今天趁谈纸制“尧舜衕宝”钱的机会,笔者拟再次对其钱产生的“禅让”历史背景做些更深入地介绍和剖析,以弥补部分人对“尧舜衕宝”钱历史和文物价值认识肤浅的遗憾。

《辽史·太宗纪》对耶律倍的“禅让”记得令人费解:“天显元年(926年)七月,太祖崩,皇后摄军国事。明年(927年)秋,治祖陵毕。冬十一月壬戌,人皇王倍率群臣请于后曰:‘皇子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后从之。是日(耶律德光)即皇帝位。”这段史实是说神册元年(916年)即被册为皇太子的耶律倍,在册封11年后却主动将皇位让给二弟大元帅耶律德光。这段史实如果是真实的,耶律倍的行为就是儒家所津津乐道的,远古圣贤皇帝尧帝将帝位让给舜帝一样的“禅让”圣事。

可《辽史·太宗纪》对这事不称“禅让”,只说“让位”、“让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应该是编纂《辽史》的元代汉族文人的“杰作”。因为契丹在当时和后世中国汉族文人眼里始终是蛮夷之邦,根本不懂礼仪教化,耶律倍的行为在汉族文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契丹人不会也不配有尧舜圣人的行为。

于是他们搜集了大量谣言,编造了许多耶律倍被偏心母后逼迫让位给德光的的故事,塞进各种汉文史书,以宣扬契丹的野蛮落后不遵礼教。其中属伪书《契丹国志》编得最活灵活现:“太宗諱德光,太祖第二子也。平奚、渤海二國,太祖愛之,立為元帥太子。述律后尤所鍾愛。太祖崩於夫餘,后欲立之,至西樓,命帝與突欲太祖長子。俱乘馬立帳前,謂諸酋長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其轡。’酋長知其意,爭執帝轡。后曰:‘衆之所欲,吾安敢違?’遂立為天皇王,稱帝,即位。”(《契丹國志》卷之二《太宗嗣聖皇帝上》)

叶隆礼(《契丹國志》编纂者)编的这个故事漏洞百出,首先记错了耶律德光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间。德光任大元帅是在天赞元年十一月壬寅,平奚(天赞二年三月戊寅)、渤海(天显元年二月)二國,都是在德光任大元帅之后,而不是在其前。太祖爱德光不是因为他平了奚、渤海二國,只是因为德光是自己的儿子,是个文武全才的儿子。其次,胡说立德光什么元帅太子。阿宝机再胡涂也不会一国立两个太子。其实阿宝机册耶律倍人皇王,就明确宣布耶律倍是皇位唯一继承人。既使喜欢德光也没有丝毫改变。

《辽史》称耶律倍的人皇王是在改渤海国为东丹国时册之,时在天显元年二月丙午。然而近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出土的表现阿宝机、述律平、耶律倍,天、地、人“三才”形象的,金、银、铜镂空“三才圣像图”钱,却揭示出耶律倍的人皇王封号远远早于天显元年二月。据笔者推测,最迟应在神册元年三月立耶律倍为皇太子时,就已册封其为人皇王了。因为“天、地、人”“三才”造神活动,是阿宝机“化家为国”建国策略的直接体现。他不会把“三才”造神活动割裂进行,即在把自己和皇后晋封为“天、地”至尊时,不把自己决定的接班人拉进“三才”神的圈内。绝不会等到10年以后,在灭了渤海国后才册皇太子为人皇王。事实应该是“改渤海国为东丹,册皇太子人皇王为东丹国主。”元代编《辽史》时,错认为二王称重叠,删东丹王称,结果造成“耶律倍的人皇王是在改渤海国为东丹国时册之”错误记载。了解了耶律倍册封人皇王的事实真相,《契丹国志》所编的应天后叫大臣分别拉太子和大元帅马缰绳的荒谬故事就不攻自破了。一个神册的“三才神”之一的人皇王,谁敢公开与其作对,不是自找遭天谴吗?这在笃信萨满教的契丹国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耶律倍让国之事真如《辽史·太宗纪》那么简单吗?事实也不尽然,述律后属意德光继承帝位由来已久,这是在契丹国路人皆知的事。述律后之所以没公开表态,一是两人都是自己亲生儿子;二是也忌惮公开违背神册意愿为自己带来灾祸;三是想让耶律倍自己提出让位,让大家皆大欢喜。她在阿宝机死后没让耶律倍马上继位,而是自己称制,就已经是向耶律倍表明了自己不愿让他继承皇位的态度。聪明的耶律倍在权衡了自己的力量和形势后,感到服从母命让位于弟,是最好的于国于母于弟于己都有利的事。于是,“乃与群臣请於太后而让位焉。”

大哥的主动让位确实感动了耶律德光,也因真诚感动才催生出“尧舜衕宝”钱。把哥哥比作尧把自己称为舜,既是对兄长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宣传,更是对阿宝机“化家为国,化祖为神”政策的创造性地发展。

折五型背天“尧舜衕宝”钱,是这组赏赐纪念钱中专门用于祭祀的钱。契丹钱背天背阴文背穿上契丹字的钱都是祭祀特铸钱,光背钱是正用钱,是经上万枚契丹钱综合研究的结果。笔者至今也沒买到那枚心仪已久的折五型背天“尧舜衕宝”铜钱,尽管笔者已购藏到折十型金银铜三种材质的“尧舜衕宝”钱,却仍万分精心地珍藏着这枚纸制的折五型“尧舜衕宝背天”钱。并时时抚摸着她那并不美丽的身躯久久地陷入暇想,回忆着她鉴证契丹史上兄弟“禅让”的每个细节……

泉痴山人2009-5-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