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钱之七十五:南北朝 西魏 永安五铢背吉银钱

(2008-10-07 00:00:47)
标签:

古钱币珍泉赏析

乱弹

人文/历史

诗词

文化

文学

文学/原创

笑对人生

杂谈

分类: 收藏感悟

每日一钱之七十五:

每日一钱之七十五:南北朝 <wbr>西魏 <wbr>永安五铢背吉银钱五铢加嵌年号钱,始自北魏太和年。

永安五铢孝庄铸,祝语反成绝命言。

华年被杀成冤鬼,皇权旁落亦堪怜。

鲜卑诸帝多罹难,源自五胡闹中原。

    自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陷长安灭晋,至刘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鲜卑人拓跋氏统一北方,凡一百二十四年,华北沦为五胡角逐的场所,俗谓“五胡闹中原”。鲜卑人拓跋珪自于宋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建北魏以后,历代鲜卑皇帝都重用汉人,努力发展经济,使北方社会迅速恢复了工商业和货币经济。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官民共同铸行太和五铢钱,获得极大成功。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各业的发展,而且使物价保持稳定近二十年。太和五铢通行十余年后,民铸钱日趋薄劣,文字日就简率,竟有把“太和”省作“大禾”者。重量减至二铢以下(一克左右)而且在铜料中掺入一半以上铅锡。物价日见飞腾,至公元五二九年前,京师麦价已达斗麦千钱。面对此情况孝庄帝元子攸于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革币制,发行“永安五铢”,官钱铸行四个月后,允许民间以旧劣“太和”钱依官式改铸“永安”新钱。并抛出大量币帛以低于市场价回收薄劣旧钱。就在经济取得好转之际,一场政变突然发生,孝庄帝被军阀尔朱荣之子尔世隆所杀。高欢又杀世隆,立孝武帝。孝武帝杀高欢不成,西奔长安,高欢改立孝静帝,元魏逐分为东西魏。东西魏为标榜自己正统,都续铸“永安五铢”。现可分辨出确系东西魏的钱,东魏仅有高澄在邺州所铸背四出文的“令公百炉钱”;西魏仅有文帝在大统初年铸得一种所谓“吉字钱”。此钱背穿上镌一“土”字,和方孔口恰成一“吉”字。这种钱官铸者厚重精致,向为收藏家所重视。山人所藏这枚背吉永安五铢银钱,径2.8毫米,重4.2克。钱文因流通而有些平夷,穿孔亦因流通穿贯而磨偏。虽然品相已不佳美,但因材质的稀缺仍不失为是一枚珍贵的好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