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艺术赏析文化感悟随笔休闲谈天说地八卦传闻文学/原创理财人文/历史知识/探索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附:辽亡后契丹人所铸年号钱赏析之三
抗金辽王铸天统
——东辽天统元、通宝钱赏析
2006年在辽宁北镇、吉林农安、榆树等地区,陆续零星出土了一些钱文或为元宝或为通宝的天统钱。这些钱锈色坚牢,根深入骨。钱文或篆或楷,舒展大方,优美自然。篆楷二钱,均为顺读。篆书者为元宝,钱径24-25毫米,重3-4.5克,仅有二枚。楷书者为通宝,钱径22-23毫米,重3-4克,约有七八枚。
熟知泉谱的朋友都知道历史上曾有一篆一楷两品天统元通宝钱,被怀疑是元末义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登基称帝,建元天统时所铸。当时史书仅有三个建天统年号的人:北魏邢杲(528-529),北齐后主高纬(565-569),元明玉珍(1362-1366)。前两人因建号在唐武德四年改行宝钱制前,不可能铸元通宝钱,故可以排除。剩下的明玉珍,按说即应是天统钱的铸主了。因为他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在重庆已称陇蜀王,两年后(1363)在重庆称帝建国号大夏,年号天统。以重庆为国都,立子升为太子,设六卿,分蜀地为八道,下设府州县等行政机构,正式建立了寿命长达八年的大夏政权。从明玉珍的经历看,他确实有铸造天统钱的时间和条件。那他到底铸没铸铸钱,铸的话铸的什么钱?史籍无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也无任何考古发掘报道。
存世的两品天统钱亦因为存有种种可疑之处,让钱币学家们疑窦丛生不敢定案。可疑之处可归纳为3点:1、元末起义军均不铸元宝钱,以示和元朝誓不两立。作为义军领袖之一的明玉珍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公敌的“元宝”作为自己的钱名?那不是自找着失去民心,甘当众矢之的吗? 2、传世二钱形制、风格和元末钱大相迳庭。元末钱多细缘细郭,其为宽缘细郭。元末钱文多端正楷书或标准篆书,四字统一。而二钱却是一钱两体,楷书通宝三楷一隶,楷书也是楷隶相间,楷中含隶。篆书元宝钱三篆一隶,篆书也是劲美随意。钱风神韵,极具宋金时气息。3、至今未见天统元通宝钱在蜀地出土。传世二钱均在四川之外地区斩获。根据上述三疑点分析,明玉珍铸造天统元通宝的可能性极微。可是当时又无任何人可能铸天统钱的蛛丝马迹,所以只好把它打入存疑待查之中。成为中国历代泉谱中唯一史有年号主有条件而钱却不能认定钱币。
天正元通宝钱如果不是明玉珍钱,它的铸主又是谁呢?在辽宁、吉林发现天统钱,大家正为它在东北多次出现感到困惑之际,一篇考证金代官印的文章立时使天统钱研究峰迴路转柳暗花明。著名辽金史专家景爱在《论金代官印的学术价值》一文中,首次披露了对金代后期耶律留哥起义政权官印研究的成果——纠正《元史》记其年号为“元统”实为“天统”的错误。耶律留哥既然建有“天统”年号,他铸没铸过钱呢?《元史·耶律留哥传》称留哥在贞祐三年(1215)占领东京(今辽阳市)后,拒绝部下劝他称帝的举动,为履行他起义初期与蒙古联盟的誓言,暗中带其子薛阇率随从载金银币90车金银牌500面,至按坦孛都罕胪朐行宫(今克鲁伦河右岸)覲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众多覲见者中,第一个接见了他,并把他贡献的礼物在帐前展览七天。二人谈得十分投机。成吉思汗授给留哥金虎符,命他仍袭辽王同时为辽东元帅,迁居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从以上史实可知耶律留哥不但铸造了天统钱,而且铸造了大批金银币。
对辽宁、吉林出土的天统元通宝钱,至此也可以给予一个合理的定论了。天统元宝篆书钱,天统通宝楷书钱都应是东辽王耶律留哥所铸。定论的依据不只因为多数该钱币出土于东辽活动地域;留哥建有天统年号;他有铸造钱币的需要、条件、时间;留哥铸过天统金银钱也就应该铸有天统铜钱等等。更因为辽吉地区出土钱币本身透漏的信息,让人无法置疑。
天统元宝篆书钱,应是契丹年号钱中唯一的篆书钱。其形制既继承了辽钱面中缘细郭,背宽缘肥郭,面深背浅的风格,又吸收了部分金钱宽缘优美的特点,加宽了钱缘的宽度,使钱形更加美观。钱文天统元三字均采自宋金篆书钱的写法。如“天”采自宋天圣钱,“统”采自金皇统钱,元采自宋元祐钱。宝字为隶书体。虽一钱两体,但和谐得体。天统篆书顺读钱的出现是契丹人长期受金钱的影响而铸造的,是一个时代一种钱风的具体体现。
天统通宝楷书钱,形制与篆书钱相近,只是钱经略小。钱文瘦劲、清拔,略具瘦金遗韵。其“天、统、宝”三字在辽钱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写法。而独特的“通”字写法,在元末明初所有钱中找不到一例。其甬头缺左边扁形口的写法,只在辽乾统通宝,金大定通宝,蒙古汗国窻国通宝中各出现过一次。天统通宝通字的写法特征反映了辽末至元初特定的时代特征,进一步证明了天统元通宝钱只能出现元中期以前,而绝不会是元末钱。据清张崇懿《钱志新编》载,天统元宝尚有旋读钱一种,这更进一步证明天统钱是东辽钱了,惜无缘一睹该钱丰彩,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耶律留哥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两种好钱,更在精神方面给我们留下一些有益的启迪。他一在胜利关头,能保持冷静头脑,坚守一个信字,信守联蒙抗金的承诺,使东辽百姓免遭屠戮的苦难。在被部下误解内外交困之际,他凭盟军3000兵丁的支持南抗强金,北剿叛徒,并在两条战线同时取得重大胜利,可谓大智大勇。留哥就凭着这信、智、勇使被悍金屠杀得所剩无几的契丹族人得以在内蒙和辽东安居繁衍。尽管这部分契丹人后来分别融入了蒙古族和汉族之中,但耶律留哥功不可没。
回过头再说说明玉珍,上世纪末重庆出土一种天统国宝背蜀府宫钱的折二型钱,径29-29.5毫米,重6-7克。钱文方篆,线条平横竖直,棱角分明,篆法纯熟劲秀。钱文说明它是一枚宫钱。这种宫钱实物的出土,证明明玉珍天统年间确实铸了钱,最其码是铸了这种宫钱。按说铸了宫钱,就应铸有同钱文的小平年号宝钱。天统国宝即应是其行用年号钱的钱名。遗憾的是此次出土未见行用钱,而且至今十数年后亦未见一枚天统国宝.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当时铸额较少,如今已湮灭.更可能是大明灭夏后收缴严酷,该钱彻底被销除殆尽.这本是与主题无关的题外话,但因明玉珍钱是文章的源头,故此在这赘言.
天统钱,无论元宝、通宝,传世实物均绝为珍罕.近年虽有多次发现,但加在一起总数大约不足二十枚,它们还应是契丹钱中的珍品.至于天统元通宝金银钱,可能被成吉思汗的子孙在征服世界过程中带往世界各地,并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消亡。但愿它还有孑孓存世,惠及它的子孙。
泉痴山人200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