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蒋若是先生

(2007-07-20 13:31:20)
标签:

泉坛名人录

分类: 泉坛名人录
 

 悼念蒋若是先生
                                      

  今年5月2日,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蒋若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洛阳逝世。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之至!谨撰小文,以寄哀思。
  我与蒋先生的感情,不只限于我俩之间的友谊,还有对他研究成果的敬佩。相识之前,早已读过他编写的《洛阳烧沟汉墓》中的钱币部分,这是两汉五铢钱科学断代的新成果,是前所未有的认识,十分钦佩。
  及至相识之后,时常相聚,聚必谈论钱币。一次,他对我说:“前辈古钱大家,都被我‘打倒’了。唯有你不在此列。”我说:“这话的前半,完全拥护,由衷地赞成。可是后半句就不能同意了。一则,我虽年长几岁,仍是平辈,不是前辈,当然不在‘打倒’之列。二来,对五铢钱没有研究,没发过言,轮不上‘打倒’的份。”两人相对拍手大笑,继而又谈将下去。这段记忆,印象极深,犹历历在目。然而,不幸得很,蒋先生竟然离开了我们。使我失去一位良师益友,念之不胜悲伤!
  蒋先生与前辈古钱大家对钱币研究的资料,是大不相同的。蒋先生的资料,来自科学发掘,有二百余座汉墓出土的大量五铢钱为研究依据,通过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以及有纪年的随葬器物,用考古学类型学的方法排比梳理,对照钱币实物,得出相对年代。进而结合纪年钱范母、文献,推定绝对年代。这样获得的结论,在只有文献和流散钱币、钱范等条件下的前辈古钱大家,是根本作不到的,至于类型学研究更是作梦也想不到的事。相形之下,高低是显而易见的。蒋先生两汉五铢钱断代研究公布三十五年来①,一直是文物、考古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籍。在众多的文物、考古书刊上发表的五铢钱研究文章和专著,多是根据蒋先生的型式分类结果作比较研究的。
  蒋先生担任《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主编。他利用这个机会,周游各地,访问并收集到众多汉墓出土的资料,作为编写《中国钱币大辞典》辞条的依据。这一手,远胜“翻破万卷书”的旧观念。这件事说明:他不满足于现状。要深入研究,要扩大范围到秦汉钱币全部,从全国各地收集发掘资料,可见他是要“更上一层楼”的。特别是对满城汉墓出土的五铢钱,他认为其中就有赤仄五铢钱。在《中国钱币大辞典·赤仄五铢钱》条下说:“根据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精制②五铢钱型和陕西西安汉城孟家村、后卫寨出土的五铢钱范,赤仄五铢应为刘胜墓出土之精制五铢钱。”
  在悼念蒋先生的时候,讲上述情况,是希望我们同志继续钻研,以争取更大成就,为钱币研究谱写新篇章。至于蒋先生的研究成果,有无不足之处?在满城汉墓发现以前,并没有看出问题。满城汉墓的发现,出土了一批新资料,从而提出了新问题,才知道是有不足之处的。不过,我以为这类问题的发现,是件好事,它将鞭策我们,要求我们研究不止。
  根据新资料修正旧认识,是逐步完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科学研究必由之路的正常现象。目前,三国至隋五铢钱的断代,尚未见新成果,可见五铢钱断代研究,不是可以毕其一功于一役的,还要后来人的继续努力,完成前人未了的工作。以慰蒋先生于九泉之下!
  注释:
  ①《洛阳烧沟汉墓》的编写工作从1953年7月开始,到1954年9月15日结束。1959年12月出版。
  ②精制是制作精工的意思,不是精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