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需要随时请教,请教也是获得和享受!

(2007-07-12 18:41:58)
标签:

收藏

感悟随笔

收藏需要随时请教,请教也是获得和享受!

请教银圆骑字版后的联想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站洋“骑字版”的名词,笔者翻阅群书未见答案依然不解,于是发短信求教银币专家“超二郎”、“白天鹅”诸友,超二郎友答复:“騎字和改版都是同一意思!過往造幣廠為了省錢把原胚母填平再刻上新年份,但造幣廠打幣打到一定數量,那填平的地方便會露出原來的字體而形成騎字情況了!”原来如此,“骑字”之称呼原来就是字叠在字上,顾名思义,何其相似乃尔!

由是,笔者倒有许多感想,先记录下来以激励、警戒之:

一者,学识本无止境,求教更为捷径,学问,学问,一学二问,虚心求教,必有热心肠的泉友帮助。对于银币的研究更如大海行舟、深山漫游,奇珍异宝奇花异草,比比皆是,倘若不懂装懂,实在对不起自己嗜好之心;倘若自以为是,往往永无明白、徒留笑柄。一问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更要感谢不吝赐教的朋友。为笔者受益之一大心得也。

二者,笔者近日对于曾经在中国流通过的外国银币的版别问题颇感兴趣,认为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造币工艺非常先进、严谨,极少出现在中国清、民时期制造银元时发生的那些因技术错误而造成的错配、倒置、颠倒、移动等问题,而此一“答复”恰恰说明了,外国银洋同样有制造技术或设施设备发生问题时的“错版”呢。

三者,真正的收藏在于泉友之间,在于实践之中,在于感知之后,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但是在诸多资料中却未见过有关“骑字”的介绍,更加没有关于站洋的某某年号出现“骑字”的统计,看来这种“骑字”并非孤品,应当在改刻版的各个年号都有可能发生,每个年号发生这种现象的恐怕也非单枚吧?这仅仅是凭空想象而已,更有待于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吧?

四者,爱好者众,发现者多,研究者有,但归纳者却稀,虽然是科研金字塔的规律,不过在“骑字”一类的版别研究上,恐怕一个“稀”字还不能说明问题吧?即使专家学者也未必注意或总结这一现象,否则我们一些一般爱好者不是早就明了了吗?多么希望著书立说的泉友,多去将自己的收藏知识一一笔录,公诸于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啊。

五者,笔者玩钱涉及面颇多,古泉之星月、清钱、南宋、小银币等等,目前又对在旧中国流通过的外国银币这一门类上心了,每到一处都感到兴味盎然,几乎不能自抑地发表些感想心得,盛赞其美其趣其休心养性其陶冶情操,于是诸友有赞许有怀疑,赞许者支持笔者看法,怀疑者讽刺笔者为托儿,其实非也----笔者有感而发,无论对错,仅仅是一种宣泄;笔者实录而言,无论利弊,恰恰是一种反响啊。又,或涉及某一种钱币,或涉及某一个观点,无论其历史背景如何,均以个人认识为出发点议论之,偶有得罪人之处也别无顾及,无他,唯以心而实话实数也。何必前怕狼后怕虎地左顾右盼,抑制了一片玩钱的好心情?

六者,笔者涉足其间,初混沌,后朦胧,渐悟其道者,一学二问,故心仪好友、良师颇多,懒禅、E和弦、小赌王、东钱丞等等,大约有几十位,感觉泉界处处有热情、人人有学问、时时有奥妙、事事有诀窍,其谜团也无穷,趣味也无穷,文化也无穷,情意也无穷,难怪迷恋者越众,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笔者在与友们平等的探讨中、请教中、切磋中、争论中获得享受、获得知识、获得那种半醉半眠的感觉,美哉。

此次亦然,请教后感觉颇好,虽与莫名其妙的讽刺甚至蛮横无理的指责大相径庭,然而笔者依然以五味之酸甜苦辣咸理解之,毕竟甜(甜美、甜蜜)是主味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