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讲谈之五: “名校情结”一条链的分析!

(2007-04-28 23:48:14)
 
    

中国教育资源联合网论坛


    
    既然已经开了“名校情结”这个话题,我索性把它说完!
    
    在时下的中国,名校情结根深蒂固,参与的机构和人士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链,我们姑且称其为一条金光闪闪的金项链,因为它上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金灿灿的。
    
    先从政府层面说起,政府——名校情节的领导者。从国家层面上说,中央是名校的缔造者。中央圈定一些学校,然后给它许多特权和投入巨资,把它强力打造成名牌学校;基层政府也十分看重这些名校,每当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出现一个或几个名牌大学生,政府都会给教育部门和学校、学生以重奖。记者还会由此引伸出许多领导政绩显著的新闻报道来。2006年,一个县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当得知一位考生进入了北大的提档线时,曾亲自赶往省会,找到北大招生人员,恳请学校一定录取。因为他们这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北大清华的学生了,这可是全县几十万人民的希望啊,言辞其恳切,令招生人员感动。
    
    教育部门——名校情结的组织者。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给各高中下达考取名校的指标,并进行督促检查。完成者,既有荣誉又有奖金。
    
    非政府机构和人士——名校情结的推波助澜者,很多企业和贤达人士,每年自发设立很多奖励基金,对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重奖。。
    
    学校和教师——名校情节的具体实施者。他们更是为了培养名校苗子而千方百计,竭尽全力,用心良苦。动员学生报考教育部门划定的名校,对没有被名校录取的考生,千方百计动员他们重新复读。为了能留住他们,慷慨许诺很多优惠条件,不但不收费,还发很多钱。
    
    从家长看,也是对名校情有独钟。很多家长也认为只要是名校就一定好找工作。只要是名校,不论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因为人们总是这样问:你孩子考上什么学了?回答:北大。真是好样的!家长此时肯定自豪的满脸放光。即使专业不好也无所谓,因为很少有人再继续问是什么专业。有时,家长比孩子更虚荣。
    
    面对上述环环相扣的名校情结链,传导到学生身上的作用就十分巨大了。很多考生非名校不上,不惜一年又一年的复读,让大好时光在无谓和枯燥的重复中度过。还是刚才说的那个县的那位考生,是一位贫家子弟,已经复习了两年,这已经是第三年了。这次终于进了北大线,也终于被北大录取了,不过不是他心仪的专业,而是被调剂录取到了哲学专业。即使这样,他也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他完成了许多人的使命,他为许多人争了光。他也为自己的名校情结结上了最后重重的一线。
    
    每当我听完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总是高兴不起来。虽然故事就发生在我的故乡;我总是轻松不起来,虽然他也为我们教育部门争了光。我分明看到的不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而是一条又粗又重的锁链;它不是充满喜庆的中国结,而是由很多无形的有形的大手编织的死结,它牢牢地套在鲜活的年轻的生命的脖子上。我在想,这样被死结套牢的人还会有灵感和激情的火花吗?还会有创造的欲望吗?
    (未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