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填报志愿的困惑
人们常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此话不假,每年高考过后,多少人因为填报志愿不当而落榜或者进了自己不想去的学校专业,造成太多的痛苦。可是,怎样才能填报好志愿呢?想来还真地感到了困惑。
想当年,我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是稀里糊涂一团糟。因为知道大学无望,因为不想再复读,只能走中专这条路,于是,就面临志愿选择。十七岁的我,第一次为我的前途命运开始了计划和安排。
没人指点,更不知道想要什么,我只想着要去读书,我只想着我应该要被录取,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那填报志愿的资料翻过来覆过去看了两天,根据自己的分数和自己的想当然的兴趣,我就选定了化工作为我的出发点。这样,我就尽在找着化工方面的学校。就这样,茫茫然我选中了吉林化工学校,把它当作我的第一志愿填到了草表上。
第三天,要填正表了,要交志愿了,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突然间变卦了,我不想去吉林化工学校了,我觉得那里太远太冷了,恍惚间对那个化工也不太感兴趣了,这下子,我慌了,还有一两个小时就要交表了,我却找不到方向了,怎么办呢?
还是没人指点,也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能够商量一下,只能自己再次硬着头皮静下心来选择。
就在时间分分秒秒的度过,我的思绪即将枯竭的时刻,也许是命中注定,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就在密密麻麻的志愿报纸上看见了我们省里的纺织工业学校。脑子快速的转了一个来回,只用了几秒钟,我就决定填报它了,就这样,我跟纺织打上了交道。
那个时候很简单,之所以报考纺织,是因为冥冥中感觉纺织厂不会下农村,毕业后我会留在城市里工作;其次,我的文学意识里,纺织业总是中国工业的一个象征性代表,那纺织厂的轰隆隆的织布声和纺织女工已经升华为一种艺术形象,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于是,追求浪漫的我就拿自己的命运浪漫了一回,就这样,我就成了纺织战线的一员。
现在想来,十七岁的我的确太过幼稚和单纯,也太有想象力了,家族中从来没有人跟纺织沾边,也从来不曾见识过纺织业的种种状况,我就敢这样填报志愿,全然不顾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浪漫地赌了一回......
虽然如此,可是,我们那个年代因为是国家包分配,所以,更多的同学也并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来填报志愿的,因此,我想,我这种现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了。可是,现在的志愿哪里还敢这样填报?那岂不死定了?
可是志愿又该如何填报呢?
中国教育资源联合网论坛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