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估分——拉开录取院校的档次
高考虽然结束了,但考生还要面临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估分。如果考分估得过高,志愿填报过高,很可能导致落榜;考分估得过低,就可能出现高分低录的现象。如何才能比较客观地估分呢?
估分原则
准确回忆 实事求是 宽严适度
准确回忆:准确估分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前提。考生估分总的态度是适中原则。考生在拿到试卷时,不要先看标准答案,而应先重做一遍,这样才能不受正确答案的干扰。客观题部分因答案较“死”,考生准确回忆即可。主观题部分应“化零为整”,应回到各个知识点、分值点,仔细核查。
实事求是: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突出,高考却考得很好,然而估分却不高,原因是他怕估高了,会被别人笑话。这样做的后果是他可能错过了最理想的大学。有的考生正好相反,他们平时学习好,高考却考得不好,但碍于“面子”,便将分数往上估。还有的考生,为了让老师、家长暂时高兴,故意把分估高。这样做,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估分时不要受以往成绩的影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宽严适度:估分之前要吃透标准答案的要求,然后回忆自己答题的情况如何。所谓宽严适度,就是在估分时该宽的要宽,该严的一定要严。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宽一些;如果把握得不准,记不清,有模棱两可之嫌,则从严掌握。估分时一般采用前后松紧不一致的原则。譬如,你认为这道题估得宽松些,那么另一道题就应该稍严些;这一科估得松些,那一科便严些。这样分数可以互补,总分不会相差很大。
拿不准请教老师:任课老师平时判卷基本上按照高考判分标准,因而对高考答案判分相对熟悉。考生遇到一些拿不准的计算题或主观题时,可以请相关科目的老师进行指导。
估分细则
语文
语文前面部分的选择题,属于客观题,对错全部按照标准答案,考生估分会非常准确。
主观题部分,估分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评卷时是设置得分点的,答案一般包含几个要点,答出要点就可以得分。二是考生不必完全拘泥于答案,估得太紧。文言文翻译按点给分,不一定要和标准答案的语言完全一致,答出得分点就可以得分。
语文学科估分最难的一点在于作文评判。考生要仔细揣摸自己所写的作文在文体、立意、结构、语言等各方面是否到位、有没有特色。在高考作文评卷中,一等、四等的作文都相对较少,多数集中在二等、三等,也就是42分~48分。
所以,考生在没有写跑题又不太有把握时,可以按照适中偏严的原则估分。满分60分的作文,平时写作水平高,模拟成绩好的可以估计在50多分,平时中上水平的可以最高估50分,如果水平一般,正常发挥的可以按郑州学生的平均分47分估计。对于平时作文问题比较大的考生,最高也就是估45分。
另外在高考改卷中,高考作文的卷面整洁度非常重要,如果卷面有多处涂抹或字迹不清,就要将分数估得相对较低一点。
总之,作文要大胆,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方为美文。
数学
数学判卷严格遵循“按步给分”的原则,所以考生应该在计算题中准确估算步骤分。
计算题中不能仅仅看答案是否正确,有时候虽然答案对了但步骤错了,判卷老师不给分。而有的时候虽然最后答案没有算正确,但是所有步骤都对了,计分会一直到最后正确的步骤,仅仅扣答案那一步的分。考生在估分时最好对照一下改卷的细则标准,看自己在答题时步骤上是否细致、表述上是否准确。所以数学估分最重要的是准确估算步骤得分。
英语
英语考题基本上是客观题,估分相对容易,按照标准答案一对照就可以出来,难点仅存在于作文部分。
估分时主要注意3个方面:1.看自己是否有要点遗漏,一般作文包含6~8个要点,每个句子都含有必要的信息,如漏了一句就减2分。2.看整个文章的布局谋篇是否合理。3.看主谓是否一致,常用语使用是否规范。同时还要注意作文有没有紧扣题目、书写整洁度、拼写是否正确等。每年作文的标准答案中,句型基本结构正常,如果主谓不分,或者有纯粹拼写性错误,就要扣1分,结构上错了,就没有得分。所以学生要把自己的作文与标准作文核对一下,最好能默写下来给老师看一下。
理科综合
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都与数学一样,阅卷更加注重答案的步骤和根据。所以,考生在看答案前,先将考卷做一遍。
理科的大题也不是非常容易估准,考生要特别注意,大题是按步骤给分,而不是按答案给分。必要的步骤方程必须要有。哪怕结果是对的,若缺乏必要的原始方程,都要扣分。
化学有个特点,分子式非常复杂难记,也很容易一不小心写错,估分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分子式写错一点都会扣分的,即便答案正确。
文科综合
文科因为主观题量较多,因而比较难估。要准确估分,基本上也要遵循语文主观题的估分原则。我们给学生介绍,要注意“踩点”,知识点答到才能给分。估大题的时候,可以松紧结合,前一道题估得比较保守,后一道题可以稍松一些,这样总分差距不会很大。
考生可以分析标准答案的核心意思,对比自己的答案,核心意思相同、相近则给多分,不全则给少分,偏离或者没有交集则不给分。
估分经验
一:记不清答案,不妨再做一遍试卷。
由于高考试卷是考生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的,很可能在估分时,一些考生会记不清答案,考生估分时就会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导致估分出现偏差。在这里建议考生,对于记忆不准确,没有把握的答案,要一个人静心思索,必要时可沿着考场上的解题思路重新试做一遍试卷,并注意列出主要步骤,使自己对主观题的每一个得分点都能较准确地把握。
二:心态调整好,盲目自信、不自信均不可取。
从往年的估分情况看,常会有些考生平时成绩不突出,高考却发挥得很好,然而由于不自信、太保守,担心分数估高了,会被别人笑话、不理解,结果估分偏低,造成高分低录的遗憾。
也会有考生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平时学习成绩好,高考却发挥得不好,但由于过于自信,或抱着侥幸心理,把似是而非的答案都往上线估;有的考生为了让老师、家长暂时高兴,刻意往高处估,如此一来,常会因估分偏高而造成志愿填报失误的情况出现。
因此,提醒考生,在估分时要克服盲目自信和过于不自信,既要参照以往成绩,又不能过分受平时成绩的影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最好估两次,取其平均值。
根据往年经验,考生在按单科计算总分时喜欢随意打折扣,经常会出现抹尾去零的现象,但是对于高考总成绩来说,一门功课抹去3分、5分,几门课累加起来的总分就会和实际得分相差很大。
在高考时,1分之差可能就会拉开录取院校的档次,因此考生一定要坚持以标准答案为纲,注意把握好宽严尺度。
为使考生能在最小的范围内减少估分误差,考生可以对考分做两次估测,在紧扣答案的情况下估计一个下限分数,在较为宽松的情形下估计一个上限分数,然后将两次结果加起来取平均值,结果会更加客观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