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步“轻松应考的心理素养”
高考是我国当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国家级选拔性考试,每年数百万的莘莘学子纷沓而至。众多的竞考者,人生转折性的考试,令广大考生背上沉重心理负担,显得焦虑与烦躁。在这种火热的局面下,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学会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梳理自己的思想、放松自己劳碌的肢体。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低,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实现而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定位过高,则又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压抑作用。
在备考复习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有压力,并伴有焦虑、烦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高度焦虑和充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都会迟钝;保持中度焦虑状态对学习比较有利。因此,我们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放松,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养,引导学生以饱满激昂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复习中去。
在临近高考,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使其保持良好的竞争势态,这对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是必需的。对待高考,要教育学生有大将风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表现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良好心理素养。一旦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了,那么,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应用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从而取得高考成功的把握,则是意料之中的事。
文章引用自:中国工人出版社 《状元是这样炼成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