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理复习重视“非重点”内容
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力学、电磁学分别占36%的分数比例,是高考物理学的重点内容,另外的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共占28%的分数比例(依次占12%、10%、6%),这就是本文称之为“非重点”的内容,如果把力学中的“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电学中的“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划归为“非重点”内容,这样,上述“非重点”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不低于35%。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高考的热点,而且是较易把握的热点。这也是本文强调要重视的原因。(
在“非重点”内容中包含《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中较低的A类要求的绝大部分内容,每年高考涉及A类要求的知识点约10余个,又多是年年重复考查。(
如原子和原子核中的知识点,“核能、质量亏损、质点方程”为B类要求外,其它知识点均为A类要求,在高考试中一般应占两个小题(8-9分),多数情况下一个题属于原子结构内容,另一个题属于原子核的内容,又多是偏于记忆的。游览近年高考的相关试题,就会感到胸中有数,属于得分的。(
占10%分数(15分)比例的光学、试题应是一个大题一个小题或三个小题,其中一个小题总会围绕光的本性内容设置,光的色散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试题,这是因为光的色散是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知识的结合部,以光的波动学说为理论基础,要求记住不同色光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知道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C);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频率越高速度v越小;由n=c/v知,同一介质对频率高的光折射率较大,结合几何光学,可比较不同色(频率)光的折射角、临界角、穿过玻璃砖的侧移、透镜的焦距.联系以后的知识,涉及光电效应、光子能量、双缝干涉…….“频率”构成了讨论光的本性的主线。电磁光谱则是光的波动性(也含粒子性)的概(括性的总结。( 热学在高考中占12%的分数(18分)比例,一般要有一涉及气态方程应用的大题,另一个小题必是围绕分子动理论和热功设置,又多是以气体为研究对象,计算一个分子的质量(体积)求单位体积的分子数,讨论气体内能变化、吸热及做功情况。(
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振荡三个知识点高考总有一个小题,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并随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电压比跟匝数成正比,每次考试总同时涉及这两个要点;电磁振荡要求知识振荡过程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并记住振荡频率公式。(
过去高考试题的30个左右题量,总含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各一个试题,现在仅有22个试题,至少应有一个关于机械波的小题。机械波的考查,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关于机械波形成的理解,另一个是波长λ,频率f和波速v的关系λf=v考查又多数结合波的图象进行。(
以上高考必定有的六个小题,占约18%的分数,落实是有把握的.历届高考都有涉及气态方程应用的大题,其考查热点是两类问题,一是气体连接体问题(两部分被封闭的气体,中间用活塞或水银相隔),主要是分析状态变化前后,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关系和体积关系,特别是总体积的变化情况。另一类是与静力学综合的总理,相关分析、研究对象的选与转移,是这类题对能力考查的主要要求。上述问题的难点多是几何关系,这也是每年高考必设置的考点。这要求我们依题画出草图,认真分析,挖掘出几何关系。认真分析并把握九十年代高考相关试题的考查点,体会挖掘几何关系的方法,是必要的。( 从1999年开始,不要求临界角的计算及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这样透镜成像作图及折射定律的应用,就成了可构成大题的两个热点。其中透镜成像作用应强化练习。(
首先应全面理解成像作图不能仅满足利用两条特殊光路确定出像点的位置。一旦像点位置确定,从物点射到透镜的全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都应过像点。这样,可进一步认识到成像并不是光路的终结,将继续发散,在这束发散光束内可直接看到像点,也就是说成像是客观的,看像是有范围内。由此可知透镜成像作图的特殊光路不是三条,而应是五条,从物点射到透镜边缘的光线,可认为偏折,也可认为没有偏折,由图示可知,在角β范围内可看到像点A1,在优角α的范围内,可看到物点A,进而可分析在同一处既可看到特点A又可看到像点A1的条件……(
例如:主光轴K的物点S经凸透镜成实像S1。在同一处既可看到S又可看到S1的条件是什么?(答案物距u>2f,f为焦距),作光路图可用斜线标出该处所在的区域。(作图时注意对称性)( 高考有一道推导证明题,并以课本要求的推导证明为(主。其涉及到“非重点”内容的推导证明更应予以重视。如:( 试由气体定律推导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强P,体积V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PP和 为常量:PV/T=常量。并就1mol理想气体计算常量:(R=PV/T=8.31J/(mol·k).([本题三句话显示]( 这一推导要求的一个层次,试推导透镜成像公式和(横向)放大率公式,并说明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或说明凹透镜一定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试由牛顿定律和库仑定律以及玻尔关于氢原子理论的假设:电子轨道公式:rn=n2r1,证明氢原子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Ekn=n2Ek1,周期Tn=n3T1在临近高考的复习中,应侧重“非重点”内容的复习,结合高考考过的相关试题以及做过的相关练习,强化记忆、把握要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复习的实效。对于力学、电磁学的内容,不益再追求做新题,只需通过看做过的题。这样做首先基于自信;做过的题无论从知识和能力都是全面的。反复看做过的题,对做对的可避免遗忘,对做错过的题,应重点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出克服的途径,记住错误,也就不易犯同样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