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考纲变化
今年物理的《考试大纲》,把“命题指导思想”更名为“命题要求”,并将“命题要求”的具体内容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这一改动使“命题要求”的叙述更加符合命题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方向,突出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查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物理的考试范围略有变动,将去年“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部分”,改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强调了原子核部分的内容。
备考建议
从去年高考理综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试卷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突出了各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试题一方面重视基础、体现综合、突出能力考查;同时,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与现实的联系。
抓好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回归教材,查漏补缺。首先,以教材的目录为主要脉络,把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具体化、问题化;抓住知识的联系点和主要线索,建立起知识的树形结构,从整体的角度重新认识知识,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层次;从实验目的、原理和设计思想入手,熟练掌握基本的学生实验。归纳、研究设计性实验。
在复习中不能陷入题海战术,迷恋难题。很多经验表明,尽管复习的题目很难,但在考试中,即便一些容易的题目也会难倒一批考生,这其中的症结是,学生忽视了基础,缺乏基本解题思路和归纳整理。在复习最后阶段,水平一般的学生应着重基础题,精做较难题;水平高一点的同学应加强归纳整理,加强综合性难题的研究。
对照今年大纲和今年高考复习实际,考生们要特别关注典型模型和物理实验的复习。
一、注意典型模型
大量的常模参照测试(即选拔性考试)证明:考核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试题往往有较大的区分度。所以,一些在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典型模型是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老常客。有的模型能连续考查几年,如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匀加速运动;与两面平行玻璃砖有关的光学问题;正常运行的卫星受扰后轨道迁移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动量与能量的综合;玻尔模型等等。
二、关注热点问题
研究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天体质量的称量;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电学实验;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非线性元件的I-U特性;物理的学科思想;示波器;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三、关于物理实验
关于物理实验题,历来是物理考试中的重灾区。但是实验很重要,占卷面总分的13%。从要求的实验条目上来看没有变化。我们可以做三个工作,一是复习教材中的19个基本实验,二是了解实验中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读数要求,三是在此基础上把实验题当成理论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要烂熟于心。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研究性实验等要从实验原理上着手分析。对于新颖的设计性实验,要多从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上去分析思考。特别是要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当然,物理实验的精髓在于测量,测量就要考虑实验误差的大小。但是,值得提醒的有两点:一是对于实验中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二是在实验中能分析误差主要来源,但不要求计算误差。
文章引用自:中国工人出版社 《状元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