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位北大状元的力作——《状元是这样炼成的》之状元谈学数学

(2006-12-07 22:15:01)

3.平时学习方法

有人可能会觉得,数学学习是要靠天赋的,只有少部分天资聪慧的人才能够学好数学,诚然,这种现象在非常难的高等数学学习中是存在的,但这些只是北大数学系的同胞们应该考虑的事情。在中学阶段,数学对于每一位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中学阶段的数学旨在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要求并不高,所有的同学,不论文科生、理科生都有能力将它学好,在这一方面大家要有足够的自信。

但是,有人会提出,那你又如何解释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学不好数学的问题呢?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讲,学不好数学的问题是存在的,这就牵涉到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了。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英国一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们中间的大多数认为,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具体知识更重要。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学习导师怎样活动,怎样思考和怎样对待事物。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个公式:A=X+Y+Z ,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用在学习上,就是说,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一要靠勤奋,二要靠学习方法,三要靠效率。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讲讲自己平时学习数学的一点小体会。

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数学我采用的都是“三步走”的战略,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虽然这三点已经被无数人以无数种方式强调过,但是我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这种方法对于数学学习,尤其是基础知识的巩固,是极其有效的。而且,虽然这三点任何人都可以说出来,但并不代表任何人都能做到有效,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些必须注意的地方。

在预习阶段,我认为并不需要占用多少时间,而只需要把老师下一节课将要讲到的概念、公式稍微看一下,看自己是否能够理解,把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于听课的时候抓住重点。至于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预习时就可以不用去看,以免看的太多,上课时缺少新鲜感,使课堂上的效率下降。

课堂学习阶段,我认为是三个阶段中的核心步骤,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主战场。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将老师所讲授的每一个字百分之百地都听进去,可必须做到不要遗漏掉老师讲课的每一个重点。同时,还要成为听课的主人,即不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现成饭”,应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如课堂中的例题,应该自己先在脑海中思考出解决方法,并且和老师的方法相对照,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甚至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解法会比课本上的、老师讲的解法更方便,更有效。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够使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复习时,应该特别注意复习时间和重点的选择,做到“每天小复习、每月大复习”。每天做作业前花十几分钟将白天学到的概念回顾一下,就是“小复习”,这是强化记忆的过程,时间虽短,但效果可不小。现在的学校每个月都会进行阶段性考试,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进行阶段性复习。这时的复习除了强化记忆外,更重要的是找出线索将前段时间学习的东西串起来,即理出知识的结构,有利于从整体上掌握数学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牢靠,根深叶茂。学习数学,就跟建高楼大厦一样,根基必须坚不可摧,我们必须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向前迈步。

文章引用自:中国工人出版社 《状元是这样炼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