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位北大状元的力作——《状元是这样炼成的》之状元谈学历史

(2006-12-06 21:21:25)

3.考场览胜

考场如战场,出卷老师也就相当于敌方的总指挥之类的人物。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出卷老师的命题目的是我们准确作答的基础,也是我们打赢高考这场仗的重要措施。

考试不过就是为了检验我们学习历史的情况,所以说老师的命题目的应该是很简单的,即考察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一般来说,命题老师总是先想好了考哪一个知识点,考哪一种能力,然后再决定怎么考——是用选择题的形式、用材料题的形式还是用问答题的形式。所以说,我们从试卷上所看到的题目,只是题目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我们所要做的是透过这些形式看到命题老师真正想要考察的知识点。只要找到了相应的知识点,我们就可以在头脑中进行具体知识的定位搜索,从而找到这一块知识,进行作答,我想结果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最可怕的是知识点的定位错误,导致答非所问,这样的话,一道大题目,虽然你辛辛苦苦写了很多,到头来却都只是白做功,阅卷老师可不会因为同情你而给你“辛苦分”,所以说,揣摩出卷老师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不妨来看一道题目。

“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 亚历山大二世         B. 加富尔         C. 俾斯麦           D. 尼古拉二世

从题目的形式看,这是一道选择题,让我们来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他到底想考察哪个知识点呢?从题目中“奥地利”、“法国”以及“挥师南下”这几个核心词语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意志统一的经过。因为奥法作战在教材中出现过两次,在头脑中搜索,进行知识点的定位和重现。第一次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根据欧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可以排除第一次奥法战争;第二次是1859年撒丁王国和法国联合对奥作战,而在这场战争中,只有普鲁士存在南下的可能。当时,德国尚未统一,普鲁士处心积虑要排除奥地利这个最大障碍,奥法战争的爆发正好为普鲁士实现统一提供了机会。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题的答案应该就是C项。

再来看一道题目。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9世纪中期后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还有人认为,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夷务——洋务——时务、要务”的过程。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于上述观点的看法。

从题目的形式看,这是一道观点评述题,虽然说有两个观点,但都是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评述,这样我们就可以琢磨出命题老师的想法——考察近代中国思想方面的问题,考察我们对于近代中国思想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我们可以搜索出所学过的知识中关于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内容,并且把思想领域的变革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有机结合,得出正确的答案。

总之,在考场上审题的时候,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是以一定的知识点为依托的,我们只要能把握到命题老师的意图,面对各式各样的题型,都能做到所向披靡、迎刃而解。

                          

文章引用自:中国工人出版社 《状元是这样炼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