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矿生:我们应该为青年律师成长做什么?——在第八届“桂客夜话”的主题发言

标签:
杨矿生刑辩律师中同律师 |
8月25日晚,2023年第八届“桂客夜话”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桂客学院和桂客留言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律师、青年律师等两百余名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共话青年律师的使命担当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作为领衔协办单位之一支持此次活动,中同所主任杨矿生律师受邀参加,并在“千叮万嘱:我们应该为青年律师成长做什么”主题分享环节发言。
以下是杨矿生律师在会后整理的发言内容,现予刊发,供大家参考。
我们应该为青年律师成长做什么?这个话题非常好,这不仅是所有青年律师都会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个事务所和团队牵头人都应当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青年律师最需要的是团队给他们提供案件,或者涨工资,我认为这两方面固然重要,但这些实际上是青年律师成长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是青年律师已经成长起来的标志。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为青年律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助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两年,中同所越来越受到关注,加入中同的青年律师越来越多,所以,经常有同仁问我:中同所为什么能吸引青年律师?中同所为青年律师成长做了什么?
今天借这个机会,结合中同所的探索,和大家分享我对如何培养青年律师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事务所和团队为青年律师的成长,至少要做这三件事:
NO.1
要为青年律师营造一个适合成长的平台氛围
好的校风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事务所也是这样,有好的风气,好的氛围,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青年律师。从中同的实践看,青年律师的成长首先需要的是团队要有积极的文化氛围,中同所能够吸引青年律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营造了较好的文化氛围。
比如,我们提倡做人要踏实正直的正气文化;同事要互相关心的温暖文化;师傅要带好徒弟的传承文化;办案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有我们举办的集体生日会、新同事欢迎会、实习律师转正授袍仪式,以及每年一度的登泰山活动,这些都是青年律师成长所需要的文化氛围,也是青年律师喜欢的文化氛围。
中同所成立20周年的时候,有一半的人已经在中同工作超过十年,这就是文化凝聚人心的结果。
NO.2
要建立一套扎实有效的传帮带体系,对青年律师进行培养
对青年律师的培养必须有完整的措施,不能任由青年律师野蛮生长。中同所在这方面也探索了一些做法,比如结合办案开展实战培训、重大案件庭审观摩、统一谈案接案、集体讨论案件、封闭式办案、AB角办案、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有特色的做法。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确实能够帮助青年律师快速成长,很多青年律师也正是被这些做法所吸引,才选择了中同刑事团队。


NO.3
要帮助青年律师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优秀的素质也是在良好的习惯上积累形成的。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律师,不仅是事务所的需要,更是客户和市场的需要。因此,团队一定要采取措施,帮助青年律师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中同刑事团队制定了完整的办案制度,这些制度不仅有助于保证办案质量,也能够帮助青年律养成良好的办案习惯,而且,团队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青年律师从个人素质方面全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我们提倡青年律师要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要养成复盘总结的习惯,要养成各种场所都要主动发言的习惯,要养成把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写成文章发表的习惯。
这些习惯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说和写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品牌宣传的意识。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青年律师就会变得更加优秀,走到哪里都能够得到同行和客户的夸赞。
最后,送给青年律师一句话:团队应当为青年律师的成长插上翅膀,但是如何飞翔,如何飞得更高和更远,主要还得靠青年律师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