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距离读她的第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已经有三个月了。我期待她能够带我走出沼泽,踏上绿地!
上次是一口气读完〈遇见未知的自己〉,立刻就象恢复了能量一样,充满信心。但是人的情绪是反复的,无法随意掌握。若真能自如掌控了,基本也有几十年的阅历和人生体验了。生活是个大染缸,我们的父母亲是年轻走过来了,我们也没有捷径可走,该经历的该体验的老天一样都少不了给你。
我在情绪反复的时刻,又捡起了第二本。心想事成?谁都想得到,但是需要学习。看了1/3,学会了发愿,书中有很多观点,我很认同,还没读完,先分享一部分:
当你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的时候,把它反过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一定要把注意力和焦点放在自己想要的东西上,而且是正面的方向上。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发愿宣言,否则就不要想它。
观想你的愿望已经达成以后的每一个细节,愈详细愈好,尽量用到你的所有五官感受:在脑海中的画面看见、耳朵听见,再加上鼻子嘴巴共同去体会,更重要的是,你的触觉也要感受到。
心想事成的步骤:
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发愿
感恩
接受
第一步 发愿
你要从思想中,找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进而做出发愿宣言,这样就会带出正确的情绪,而我们知道情绪的震动频率是最强的。
第二步 感恩
感恩会从情绪中带出正确的行为。因为有感恩的心,所以我们会去关注生活中对我们的目标有帮助的点点滴滴,并且以相应的行动来呼应。
第三步 接受
感恩带出的行动就是合乎接受原则的,所以最后就会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所谓接受的原则,就是能量是来回流动的,要接受之前一定要有付出。所谓付出,除了要“虚位以待”外(解释下,这里所指的是要把过去的不好的东西全部倒掉,重新装新的正面的积极的东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别人。你想要什么就给别人什么。
凡是你关注的,一定会因为你聚焦的能量而扩大、增强。相反,凡是你抗拒的,就会无限地延续。
如果能够扫除我们内心的障碍,直接与那个源头连接上,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恢复我们与生俱来的心想事成的能力。
我们的一生,其实是由每个当下所组成的,所以,试着在每个当下,保持喜悦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