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遗憾方为尽孝(续)
(2012-10-31 21:28:15)
标签:
父亲孝道遗憾癌症情感 |
分类: 家、家人、家乡 |
不留遗憾方为尽孝(续)
那一个月,每天送老爸去医院用激光对着食道的肿瘤进行扫描,每餐寻思给什么的流质食品让老爸的胃里装下一点什么;更为重点的工作是,每一刻空余的时光能设计点什么让老爸消遣,无论如何,不能让老爸只想着自己的病。
肿瘤被一丁点一丁点地扫射掉了,但癌症的强大阴影挥之不去。一个月的治疗,两个月的体质康复,三个月的连续复查,老爸看上去不再像病人。我也就可以重新出去工作了。
以前每年回老家一两次,从2003年起改为每年五六次。这些年最紧张的时刻就是,家里妹妹们来电话,告诉我“父亲又吃不下饭了”。经过那次的治疗,父亲的食道基本打通了,但留在食道的创面结痂了,日常饮食功能有一个漫长的恢复过程——流质的、软体的、切碎的,一点一点地扩大品种范围,但纤维长的食物绝对不能吃,容易卡在食道的半中间。9年以来,偶有上火,食道就一时困难起来;特别是太长时间杜绝了很多喜欢吃的东西,毕竟也想尝试,或者很小心地尝试还是出现失误,前后有6次被卡住——有时是精肉丝,有时是桔瓣,有时是青菜叶,还有时最终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有到医院去借助食道镜取出。
谢天谢地,父亲总算活下来了,时至今日已经成功地踩着癌魔的躯体走过了10个年头;但是,老爸这些年的吃实在是太困难了,太多的东西不能吃,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此时,儿子还能做些什么呢?试图去插入一截人造食管,还联系朋友的亲戚找到长沙一位成功插过食道的老者上门访问,给父亲再去医院的信心。然而,当我们把父亲领到广东的人造食管技术很成熟的医院时,医生认定老爸不能插人工食管,因为治疗后结痂的部位太没弹性了,担心装不好还不如目前的进食能力,而且再难取出。对不起,爸爸,我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为了保证父亲有尽可能高一点的生活品质或者说生命质量,儿子只能在情趣上或精神上给父亲创造更多内容。旅游显然可以凭兴趣多走,北京、上海、天津、杭州、苏州、广州随意去,不差钱,我不能拿出那么多时间陪着,就派公司的秘书代我陪同,负责安排吃住行玩;老爸喜烟酒,这些年觉得不能亏待自己,我同意他抽同意他喝,只是他自愿放下白酒改啤酒了;老家有乡俗,老人健在时就准备好寿材(棺木),也就给父母各准备了一具;父亲在68岁那年,总是担心自己挺不到古稀,于是就抛开乡俗提前给父亲做了70岁大寿,而且少有地大抄大办;每次回乡,都请他的“兄弟们”好好聚聚,有些比我都小一轮,但老爸高兴结交,我都敬;老家的父母官过去我很少打扰,现在也来往得很热乎,爸爸觉得有面子;老爸特爱黄梅戏,想办法认识黄梅戏当今女一号韩再芬,安排老爸和她合影,乐颠颠好多天,那张照片简直是千元美钞。
而今,老爸都渐渐娇气起来了。今年夏天,把老爸老妈请到北京住一些时日,让他们和孙子一起屁颠颠地乐乐。一天,太太特意找了一家知名的鱼馆招待父亲,北京的路太难走,我一边开车一边和提前去订座的太太打电话问路,问了好多遍还是走错两三回。谁知,老父亲不乐意了,开始发牢骚:“吃个饭,跑这么远。”“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路都不会走。”“停车停得那么远,还要走路,太阳这么毒。”“还不如不吃,还不如回去。”我十年里从不和父亲吵嘴,这一日实在没有憋住,回了一句“不吃就不吃嘛”。但是,很快就后悔得不行。一切不是为父亲开心吗!就算他无理取闹,也情有可原呀,病人嘛。这条命已经是捡来的,同时在九四医院治疗各类癌症的病友,据说已经没有一位健在,做儿子的还有什么值得动气呢!
现在,我的家里多了一条横幅“上帝是我们家亲戚”。上帝如此照应,父亲坚强地活着,儿子就不再有任何的不满意。世上所有亲人,最终都有离去的日子,后辈做到没有遗憾,就足够了,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