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GDP”中国到“绿色”中国

(2012-10-18 16:29:51)
标签:

环境意识

长远利益

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

污染

财经

分类: 管理常识重弹

从“GDP”中国到“绿色”中国 

 

    编者按:本文为新作《中国需要工业精神》原书稿第六章《持续发展观》中的第5小节,出版社在编辑和审稿中出于某种原因删节,现以博文发表,辅助阅读。

 

    虽然提倡和宣传环境保护已经很多年,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上上下下透露出来的信息仍然表明,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个目标要齐头并进。然而,这种并驾齐驱的情况只有建立在能源更加高效利用的基础之上,当能源的利用还很低效、经济增长还很粗放时,上述想法只能是一厢情愿。

    中国急需一场环境意识的思想大解放:从GDP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否则,中国将很可能陷入经济停滞和衰退之中,更难以在21世纪重返世界最优秀国家的行列。

    作为后发国家,目前仍处于向工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独特的环境问题和压力。传统工业化国家的路数已被证明不可使用,现成的模型或者现有的理论基本上诞生于发达国家,也难以适用中国。如何突出重围?首先自上而上更新既有的环境观念,然后再在环保制度上取得突破,或许是一个办法。而环境意识的更新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考虑长远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一是考虑公众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基于这两点,环保意识的更新应当突出如下几点:

    遏制化工等重度污染行业的发展。中国近年的环境污染事故大多与化工产业相关,而且化工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会延续五、六十年甚至更长。很多工业国家的教训表明,化工原料的堆积和渗透,使得开发起来既危险又昂贵。虽然通过禁止某些化工原料的使用、制定限制标准以及提供透明可靠的化学物生产和废气信息,可以减少部分化工行业的污染问题,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国家还在承受五、六十年前的环境污染代价。在欧洲,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时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了。随着欧洲各国政府环保部门的建立、相关环保法律的制定以及大规模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环保运动的兴起,化工企业的污染丑闻不断见诸报端,有的被送上法庭受审,有的被罚款,有的企业主被刑拘甚至坐牢。来自法律的监管,加上来自员工、消费者以及政府的信任丧失,这些企业对环境信息和污染行为更为谨慎,大多投资者在失去经营信心之后,干脆关门转行。欧洲国家的教训和做法值得借鉴。政府也好,投资者也好,从长远利益考虑,应当放弃污染行业的投资,至少要提高污染行业投资的成本,在污染排放和治理上加大投入。毫无疑问,这种环境意识的转变,必须伴随着短期效益的损失,但带来的是长期的利益。

    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在工业化转型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全球无与伦比。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高速增长给中国自身以及全球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美欧近几十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获得的成效,如果说与制度的变革密切,那么密切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匀速、缓慢的增长更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而中国的增长过于快速,对环境的破坏能力也非同小可。当然,各级决策者都有担心,最担心的是GDP放缓对就业率的影响。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就专题研究过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并且得出了一个比例数据,在环境、能源和可持续的压力下,就只能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寻找出路,也有人提出从降低日工作时长的方式来缓解就业率下降问题。但无论如何,不可能以放弃环境为代价保证GDP增速。如果从政府到民间在这一点上不能形成共识,那么环境保护只能是天方夜谭。

    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过去一直认为,欧美工业化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因而很多人也一直认为,可以仿照这个欧美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先付出牺牲环境的代价,等经济发展了,再腾出精力来治理环境。事实上,欧美国家并非完全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数,其环境的良好治理也未必依靠的是经济发展。美国的污染产业大规模转移出去之前,国内的污染已经在下降。研究表明,美国在治理污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更多的是来自政策因素而非经济实力的强劲,更非污染企业和产业的转移。欧美国家在环保政策上的成功,主要依赖于政府的透明度、清廉以及公民权利的运用。对于中国来说,伴随着资源和劳动力的成本上涨,以及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固然要创新,要寻求资源的更高效利用,依赖于政府的清廉、环保信息的透明度,未雨绸缪,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预防环境污染的产生,是应该尽快建立起来的环境意识。

 

《中国需要工业精神》选载(一) (2012-07-16 15:13:26)

[转载]新书《中国需要工业精神》发布 (2012-07-13 17:43:24)

工业化的灵魂 (2012-07-02 18:03:43)

从“GDP”中国到“绿色”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选择的被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