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师对社会要有所担当

(2011-07-07 16:10:45)
标签:

国民素质

培训师

担当

责任

教育

分类: 心血来潮

培训师对社会要有所担当

 

前天在沈阳北站候车回京。

车站正在改造,一派乱哄哄的景象。像战时外逃的乘客在被工程护栏隔得七零八落的站前广场上乱窜,从每个人脸上读到的只有匆忙和无奈。周边的小旅馆的钟点房和小餐馆的快餐生意极好,服务员对顾客爱理不理,因为忙于收钱而疏于清洁卫生。

其实,你能说这不是中国的缩影?

世界工地的中国每一处都是脚手架,楼房比庄稼地的稻麦长得还快,难以同步成长的是国民素质。进入工业时代的中国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素质与三十年前无异,甚至更为糟糕,因为那时还有政治帽子的威慑,还有盲目的信念在支撑,如今都在学伟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底线都没了。

国民素质的改造和提升靠什么?有三:一是国家法律,像新加坡建国之初一样整饬秩序,改造国民,十年之功可见奇效;二是社会教化,即如严复所主张的“为今之计,唯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三是个人自修,大约古代圣贤“修身齐家”的用意。此三策,前者需要政府吏治廉明来保证,后者需要社会环境相同步,故“从教育着手”是唯一可行的,且刻不容缓。当然,这个“教育”不止于学校教育,社会资源办培训即属此类。

想起张群称颂为“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实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的卢作孚,这位晏阳初赞为“完人”的卢作孚80年前在重庆北碚所做的“乡村现代化”实验,新增的建筑物少得可怜,但使北碚人“皆有职业,皆受教育,皆能为公众服务,皆无嗜好,皆无不良习惯”,因为卢作孚认定“建设的第一桩事,是把人建设起来”。

虽然,今日的培训师再难像“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的武训那样,三十年的乞讨所得修成三所义学;但培训师把培训只看成一份工作是不够的,如把培训看成一种生意那就糟透了。机缘偏得,让我们这些培训师站上了比大学教授更大的讲台,产生了比政府官员更广泛的影响力,于是“责任”一词变得沉甸甸起来。

今日中国各业的培训师,需要走出利欲,勇于担当。

                 (先发感慨,改日再续《提成制是管理者的懒惰》。请稍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