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汪中求
汪中求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69
  • 关注人气:3,5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撤侨除了感动还有什么

(2011-03-02 15:10:27)
标签:

埃及

利比亚

撤侨

感动

混乱

国民素质

杂谈

分类: 时事参评

撤侨除了感动还有什么

 

埃及和利比亚真的很混乱,我们迅速撤侨真的很感动。

但是,日前看到《中国经营报》第1898期有一篇署名詹坚的文章《埃及动荡中我所见的包机撤侨》,文章提到“机场上下两层,国人聚集区大约只有一层的小一半,但是整个机场的动静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其他国家的游客都在椅子上等着。这在央视等媒体中始终没有提及。

这篇作者亲历纪实的文章中有一个小标题是“混乱的逃离”:

“首批两架包机刚刚抵达开罗机场,机场里的国人都沸腾了,所有人都往前挤,说明自己必须第一批走。两架包机一架是国航的,飞往北京。一架是海航的,飞往广州。在北京包机登记柜台前,几乎是贴身肉搏。10分钟内挤坏了两张塑料桌。有一团是国内某少年报组织来这边交流的孩子们,领队老师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孩子们已经在机场坚持了30多个小时,必须回去云云,还赶鸭子般地轰了20多个孩子把工作处围住。有一团是老年团,11个人都在60岁以上。带队的老阿姨,几乎跪在地上哀求工作人员让他们先走,因为两个老人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连扫地的老太太扫到国人的聚集区时都皱眉头,嘴里念念有词。”

“最终265人的飞北京航班在登记了200人后就不再登记了。这又引来众人的不满,有人更是破口大骂当官的都先跑了,老人小孩死活都没人管。”

“在广州包机登记那边更热闹,我差不多听懂一点,就是说有些广东旅客已经等了3天,之前也说好了第一批就可以走。但是使馆临时又把机位让给了香港游客,然后那些广东人就开始骂娘,香港游客也不是吃素的,于是机场就热闹了。”

文章的另一个小标题是“其他人都很淡定”:“看到一群日本人,40多个孩子席地而坐,行李箱码放得整整齐齐,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或是朗诵诗歌,所有人都很淡定。”

看到这些,相信不会有人意外,因为这是国人的常态。但是,我们的那么多负责任的媒体为什么只会讲“感动”呢?国家一天天长大起来,大得有能力派飞机出国撤侨了;但是国民素质并没有同步长大,这正是需要花大力气“宣传”的啊,素质跟不上,永远是弱国,有钱也不够。

记得1963-1979年直在任的前韩国总统的朴正熙,曾经写过《我们国家的道路》一书,这位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朝鲜战场上与中国的38军交过手的韩军参谋长在书中呐喊:“难道就没有某种办法来完成一场‘人的革命’,以便使我们的人民能够不再说谎,抛弃趋炎附势、游手好闲的恶习,重新成为勤勉的劳动者,来实行社会改革,建设一个没有穷人的、繁荣和富裕的国家吗?”

今天的中国的确需要“人的革命”,而且比GDP的增长更重要,更迫切。我们对于发生的任何事都是“感激”、“感谢”,国民素质问题能一直回避下去吗?

联想到不久前出台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纲要》,无论其优劣如何,央视和各地市媒体都应该以较大篇幅和时段传播它,以之取代各大要员参加无聊的会议的旧闻,让孩子打下一些有用的做人基础。

新生代公民素质上去了,国家不可能不上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