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营销之观念,求合适之岗位

(2011-02-13 22:47:20)
标签:

教育

就业

最低工资

工资待遇

营销

市场

分类: 和大学生聊聊

借营销之观念,求合适之岗位

 

又到年初求职时。

今年的招工和求职,两头情况都不妙。招工难,央视天天在说,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也在一边着急;但同时太多年轻人求职难,找工作不仅煎熬着自己,甚至急煞了家长。

习惯词语的选择使用,“招工”的“工”多指普通工人,也可以理解为蓝领,对象主要是农民工,对应的招聘场所是劳动力市场,属于甲方的采购;而“求职”的“职”多指公司职员,也可以理解为白领,对象主要是应届和往届的院校毕业生,对应的招聘场所是人才市场,属于乙方的销售。当然,也有交叉,大学生被迫进工厂从基层做起已经很常见,农民工出身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有特长离开蓝领圈也不在少数。

官方公布的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因为官方过去的数据不靠谱的情形常见因而不太可信或习惯性地不信,就算数据真实,因为基数太大,中国的绝对失业人数也是很吓人的。但无论农民工还是院校毕业生,如果做蓝领再说,应该说今年就业不会太困难,除非既无智力又无体力,只是工资待遇大多不理想,甚至可以说仍然惨不忍睹。

我记得我做职业经理人的2004年,我的年薪是我的秘书的37倍,就更不用说和普通工人的差别了。全球的情况我不掌握,近几年我多次考察的德国和日本,蓝领工人与高管的工资待遇差别没有这么大。在德国学习生活十多年的杨佩昌先生在其所著《你所不了解的德国人——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一书中,明确告诉我们“德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比较平均,在德国一个人如果不上大学,18岁参加工作,和一个25岁本硕连读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相比,一生所挣的工资差不太多”。日本企业多数企业高管和工人的工资一般也就5-8倍而已。

学者刘植荣曾发表《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一文指出,“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世界平均为2倍;中国国企高管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世界平均为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世界平均为70%。”蓝领收入太低,仍然是中国社会现阶段“招工难”的首要因素。

但是,如果院校学生“求职难”,其责任就有更大的比例要归咎于自身了。

虽然,总的形势也很不好,去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7%,也就是说至少有60万当年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加上往届积累下来的,应该不会低于100万。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60万,又必然有60-70万人至少半年就业无门,加上蓝领中的优秀者和转业复员军人一部分将与学生兵竞岗,压力当然不会小。所以网上有大学毕业生调侃自己上大学无用:“当年父母用一麻袋的钱供我读大学,换来了一麻袋书;毕业了,卖掉这一麻袋书,换不回一条像样的麻袋。”

但上过大学,总该学了一点东西,有一些技能,不应该什么事都找不到。至少有一些学习能力吧,读点营销的基本概念,也应该能有效帮助你找到一份符合自己的工作。

营销首先强调的是分析市场。市场是什么?市场是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总和。那么,从学校出来的你,了解过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吗?其实,等你出校门的那一天,再去摸市场,了解社会的用人需要就已经晚了三四年了。入校就为出校想,进大学就该想走出校门做什么,去哪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需求。

今天太多的学生四处投简历,甚至还出现印制一批简历让家长见有头有脸的人就给,非常盲目。这几年,我的同学大多数子女正处于大学毕业前后,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同乡、同学跟我打电话,要我给他的子女找工作,往往还加上一句“我们老同学,我的儿子就像你的儿子一样”。能一样吗?就算一样,我也没有给大学毕业的女儿找工作,而是指导她自己去找。大学生就是劳动力商品,不走市场怎么办?

我主张,大学生至少要提前一年盯住一个自己希望进入的行业,做较长时期的跟踪分析,了解行业的人才结构和动态需求然后在该行业选6-8家企业跟踪,根据你的上中下的标准各选2-3家,熟悉它的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和市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特点、企业文化理念、企业社会形象等,了解越深,接触越方便,求职命中率越高。即使你辛辛苦苦跟踪的企业最后没能录用你,至少你做到在内行面前不讲外行话,胜算的几率就比一般同学高得多了。

营销在市场了解之后就要思考产品及其定位。刚毕业的学生作为一个产品需要给自己定位:分析自己适合哪个性质的企业、多大规模的公司、哪个部门、什么岗位等等。我完全不相信到处投简历的人有清晰的思路,我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的。这样哪里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营销在讨论产品的同时一定会确定价格。大学生刚毕业,无论这个产品的成色如何,总是可以有一个定价的。我一直建议大学生从三个角度给自己定价:一是可以把刚毕业的第一年看成是临床时期,就当自己在读医学院,工资多少就根本不重要,人家给病人让你接触就不错;二是工资待遇以能独立生存下来为标准,现在的中国企业活得好的也少,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3.7年,欧洲日本为12.5年,美国8.2年;三是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妹妹上学的学费靠你,妈妈还生病在床,那就以工资高的地方优先,就得放弃其他条件,比如良好的学习环境、合法合规经营、宽松的人际关系等。

营销把“性价比”搞明白后才是其它的内容,性价比是指产品性能和价格的比例关系,能给买方一个合理的性价比之后,才考虑渠道问题,投简历、找介绍人、去人才市场都属于渠道方面的内容。但这是在性价比之后的事情,做简历和投简历虽然不能说完全不重要,但绝对没有目前的学生们认为的那么重要。在这个2010年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8.59亿的现代中国,信息的取得没有那么难。

最后需要给学生们提示的是,不要把你进去了或将要进去的企业或单位想象得太好,中国很多公司都是“看上去很美”,包括我自己的公司,我都跟总经理调侃说:“我总以为这列火车要脱轨了,谁知你这位火车司机还在不断提速。”既然进去了,有了活下去的条件就先学着干吧,就像手机短信里开的玩笑一样:“什么事都得看开点:牛肉饼没有牛肉就算了,老婆饼里不也没老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