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比例的20%

(2010-11-16 11:57:28)
标签:

职业教育

德国大学

二元制

慕尼黑工业大学

维尔茨堡大学

教育

分类: 行万里路

德国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比例的20

 

仅有8200万人口的德国,2006年就选定了10所高校作为国家重点投资的学校,努力使之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不来梅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蒂宾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近5年里,德国联邦和州政府将投资19亿欧元用于教育研究。

据杨佩昌先生著《你所不了解的德国人》一书说,德国柏林的洪堡大学,一个学校就先后培养出29位诺贝尔奖得主。更让我觉得羡慕的还不是德国人获奖多,而是这个民族对教育的态度。德国前总理科尔说过:“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近300年里,德国的大学一直在世界前列,早年美国人办大学就学德国。有人曾经这样评说,“法国大学缺乏自由,英国大学缺乏科学,而德国大学则兼而有之。”当然,看近日世界大学排名,美、英、法都不逊于德国。

其实,德国的教育更突出的是职业教育。在德国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全日制职业教育,另一种为二元制职业教育。二元制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培训合同,与学校签;另一份是实习合同,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与企业签,每月由企业发给学生800马克。

我受聘为客座教授之一的南阳工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很好的职业教育学院,开设的科目很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也很受社会欢迎,但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还是很吃力,更不可能实习期间给学生发工资了。

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的第一学年,每周有2天时间到校上课,每天上9节课,其中有3节文化课,6节专业课;第二、三学年每周在校学习时间只有1天,其余时间均在企业实习。

我们的职业技术学院坐在教室的课程还是太多,而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得上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思想教育类课程。“讲话的同学不要吵醒后面睡觉的,前面听MP3的同学就很安静”,我想老师们的这种调侃更多体现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课程上。

2001年德国的一所中学的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这道题满分为9分:一个富豪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等5个标签;但富豪每天身上只带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钥匙锁在这个带了钥匙的抽屉里,请问富豪带的是哪一把钥匙?一学生没能答上一个字,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诚实,不懂就是不懂;他的同桌的答案是“富豪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结果仅得了1分,德国老师认为满分的答案是“兴趣”。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的。

看过德国初中二年级学生上地理课,老师让每个学生凭自己的兴趣锁定一个国家,再去图书馆查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写出一个报告,完成后面向全班做一个讲座。这样的地理课应该比我们听老师灌自己完全没有感觉的内容好得多罢。

德国人认为,孩子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别人的行为方式,然后去自己实践,验证其结果。于是,对于玩芭比娃娃的孩子,德国妈妈把可不是光用芭比来给她们玩儿,更不是在孩子哭闹时用芭比来安抚他们,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这中间就包含了“孩子首先是社会人”的基本理念,让孩子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不但使得孩子对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这就很不同于中国父母的思路,中国人始终把孩子当作个人生命的延续,只希望一切教育都围着子女日渐聪明的路子走。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你买了一栋房子,经过几个月的装修,墙壁粉刷一新。孩子很兴奋,他在墙上画了很多画。你怎么对待?选择一,把孩子痛骂一顿:“你为什么把墙弄脏了?”选择二,反正是他个人的房间,像猪圈一样也是自找的,随他去吧!”德国的父母会这么做:“魏玛,你要是画在纸上,可能会更好看,我也会更高兴。”或者问他:“玛丽,还有什么地方适合去画画?”

德国人的教育观很务实,不愿意做没有意义的攀比,不管孩子未来无论做什么,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德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设计也比较平均,在德国一个人如果不上大学,18岁参加工作,和一个25岁本硕连读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相比,一生所挣的工资差不太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