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过交城,去过屯兰矿

(2009-02-23 09:17:34)
标签:

屯兰

煤矿

安全

财经

分类: 时事参评

            去过交城,去过屯兰矿

 

昨天早晨,照例打开电视看早间新闻,不曾想,收看到的却是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发生矿难。早餐就不再想吃了,整整一天心情抑郁。奇怪的是手机也似乎沉寂而哀伤,一天没有任何动静,直至晚上才突然一口气冒出来十几条短信。

矿难,因为矿难,使得很多人都怕谈“煤矿”,怕谈“山西"。然而,矿难仍然隔三差五地在煤矿、在山西发生。

这一次发生矿难的屯兰矿,我在2004年7月23-25日去过,24日给他们讲过一天课。因为熟悉,因为去过,因为有很多模糊记忆起来的面孔,所以出现事故、有人离去,就更加哀伤。

屯兰矿所在地古交市,虽然也叫做“市”,电话区号与太原一致,似乎是太原的卫星城市,但古交市实在不好与“城市”相提并论。那天,我和老朱晚上从太原开车进去,一路曲折蜿蜒的山路,不仅窄,而且弯多坡陡,三个多小时在漆黑中摸索前行,每到一个岔路口都得打电话问矿里负责接待的干部,我们根本不曾想是去到另一座城市。在这个叫做市的地方转上一圈,白衬衣就没法不黑,黑衬衣就没法不洗。这里工作的煤矿工人的日常生活自然不可能不艰苦。

艰苦也还挺过来了,中国人不怕苦,中国煤矿工人不怕苦。可是,昨天凌晨两点,却有74位不怕苦的煤矿工人兄弟在瓦斯的一爆之间,永远地告别了我这位四年前给他们上过“关注细节”课程的老师。还有5名在生命线上挣扎的重伤员和114名脱离了生命危险的伤者,在一声巨响之间经历了阴阳两界。

刚收看到这条新闻,我就电话请教一位久经沙场、安全管理非常专业的另一间煤矿的杨矿长,我不能不问:“煤矿安全难道就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吗?”“关键还是管理,是对隐患、对细节的关注度,是从矿长到区段长的安全管理的素质。”可以说,煤矿安全事故,没有一例是不可以避免的。

安监局、山西等煤矿大省的官员、国家首脑,无一不为频发的煤矿事故伤神。我想起全球安全管理最突出的做炸药出身的杜邦公司的做法——把董事会和总裁班子的办公室放在炸药库的楼上。又想起美国军方与降落伞供应商的谈判:“降落伞必须百分之百合格。”“没有什么产品能真正做到百分之百,我们现在能做到不合格品控制在千分之一,已经是极限了。”“那好,以后我们每次验收就从一千件降落伞中任意抽出一件,请你这位总经理穿上跳一次。”

因此,我提议:煤矿每班派一个矿长级的干部在井下值班,可以什么都不干,呆在井下的某一个作业区就行;享受这个煤矿财税利益的一级政府,每月有一位副县(市)长以上级的领导在矿井下面的工作面呆一个班,也什么都不用干;再上一级的领导层每年派一位下矿井呆上半天。

没有更好的办法。

煤矿安全必须万无一失。

矿工和省市长的生命等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