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人续谈江西

(2006-12-16 23:59:19)
分类: 家、家人、家乡

尽管珠海今天一天的课,七个小时下来已然有些身心皆乏;但记挂着昨天对网友的承诺,也就顾不上什么乏不乏了。三个半小时通读网友的跟帖,觉得热血者甚众,本来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爱父母,进而爱家乡,进而爱祖国,更有胸怀者爱人类,爱所有的生命。

我对江西的分析未必都对,何况本来也算不得文章,更不是立论之作,无非游子的感慨罢了。而且,文中还真的有错误,詹天佑的确是广东南海人,不过祖籍为江西而已。但是,一个在外飘零多年的人,实在无时不刻地关注着我那仍然可怜的家乡啊。

作为江西人当然有为之骄傲之处:民风纯朴,山清水秀,学子刻苦,工农勤奋。但时至今日,毕竟还是太穷。我出生在长江与鄱阳湖交界的九江湖口,那里的水确实是甜的,但毕竟不能只是喝水啊。我的亲戚和旧日邻居仍然有夫妻两人一年不足3千元的纯收入;我的村子修公路,不足3华里,却筹钱无措,尽管最后我出了3万块钱弄起来了,维护却成了永远的难题;我每年出资安排45个孩子读书,但杯水车薪,希望帮助的还多的是啊。

上半年,我带了几位同仁回老家去,想考察那块土能适合种些什么略高点附加值的东西,并且能规模经营,却一时未果:一是农业部门想取点土壤、气候资料都难;二则长期没有受到工业化意识的熏陶,乡亲们也没有兴趣;地方干部都热情地招商引资,却大多对本地优劣不甚了了。前十来年,江西定位农业省应该说本就失算,但就是农业也没有把现代农业思想引导到我们的农民兄弟心里去,地方干部的确还是要负一些责任的。

话说回来,我们并无能对江西如何建设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如果一定要说,还得组织一些专业人事对省情作进一步的分析,然后提出方案,再行论证。或许省里的父母官已经完成了这些,或者公开度不够,或者沟通不畅,我们这些人就插不上手。觉得有些微力量,而不知如何介入,会有些急。网上的很多同乡,有时急不择言,说的过头,拳拳之心,仍可理解。

对历史原因的分析,还真的未必有多少作用;对景德镇的瓷器和江西的矿业的建议,也可能只是书生之见,说不定就根本没有说到点子上;但因此而使得多几个人讨论江西、心向江西,总也不会是坏事。就我个人而言,苦斗20余年,不说有成就,但总有某方面的长处和优势,如果有些许作用,自然甘愿奉献。比如:给子侄们讲点营销课、同江西的企业家交流一些管理经、帮助一两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打打边鼓地理理管理流程或出出营销策划,或许还是不无意义的。我也曾想自己出钱找几个农业专家回湖口去,实地做些考察,一定会有一些很好的建议提交上来,只是不知后面能否跟上;帮帮那些没有多少出路的农民,可能政绩上不了多少,但受益者众多啊。恢复九江的白鹿书院,也是江西学人的长久的梦,只是也不晓得我们帮得上手么?

江西,我那魂牵梦绕的家乡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