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听说课感言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奋斗生活部 |
有幸参加了在石家庄第43中学举办的《2015年河北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推广观摩研讨会》,经过位说课人的精心准备,现场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我在认真倾听之余,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在此不揣冒昧地与大家分享。
说课具有固定的模式要求,大概包括:本课地位、课标要求、学情、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但前部分很多环节都是僵硬的形式、套话,重点与精彩处毋庸置疑地在于教学过程之中。在听说课过程中,随着说课人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教学过程之前的无聊,甚至厌烦。所以我想,能不能将前面某些环节,特别是学情和教法和学法穿插进或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呢,有这个必要吗?我总觉得,这两个环节如果与教学过程相脱节会显得很僵硬,容易沦为形式主义。
说课人在说课过程中呈现的精神状态,也是说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相对于坐在讲桌后来说,说课人站在讲桌后并配合适当的手势动作,效果会更好。某些说课人可能对麦克、话筒不熟悉,以致于出现头歪身斜的现象。在穿着上,竟有人身穿运动衣、羽绒服商场,相对来讲,还是西服、职业装更好一点,哪怕上衣脱掉外套,衬衫形式也是好的。最为关键的是语言,某些说课人,明显准备不充分,出现了忘词、概念名词搞错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某些说课人(特别是某些女老师)背诵痕迹明显,语速过快。最精彩的是抑扬顿挫,铿将有力的声音,在这方面男老师可能更占优势,把握话语节奏,语句完整,连贯,千万不能半句半句的说啊,在这方面我是劣势,要努力改好。与此相关的是,我们要思考说课与讲课在语言上的区别,尤其是在导入与总结或者情感升华环节,某些说课人的语言非常优美,富有激情,但我还是觉得说课只是介绍一种讲课思路与逻辑,不应把在座的老师当做学生,提升现场激情氛围,语言还应是介绍性的较好。
另外,幻灯片上应该呈现什么内容呢?某些说课幻灯片与讲课幻灯片在内容上几乎是一致的,这是应该的吗?某些幻灯片甚至将材料与问题分别展示在前后两张幻灯片上,我感觉就有些琐碎了。此外,对于“设计意图”是应该呈现在幻灯片上呢,还是要靠说课人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