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快也快,说慢也慢的一星期

(2011-08-26 20:09:44)
标签:

休闲

分类: 心情

      新学期开始了,高一的孩子们军训,我们则是要听课还要在各位老教师面前进行一次试讲。听课,主要是听高二和高三的课。天天在食堂看见高一新生,个个都生龙活虎的。对将要在课堂上与他们见面的情景,我还真有点心虚。尽力吧,尽力则从听课开始。

    这几天听的课大致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解析课。高三主要是复习课。在讲授中,根据课标,知识点上详略得当,教师将每课的重难点凸显出来,重力解决,特别是与考试相结合,注意知识点在提提里的表现方式,概括总结简明规范,语言运用精炼,针对性实效性强。往往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出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注意答题思路的传授,小口诀很多。教师还注意历史线索的梳理,如按时间顺序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理清楚,一个时期里还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虽然很复杂,但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反映了深厚的历史功底。

    高二刚刚考试,所以不少班都在讲析试题。老师的讲解都很有针对性,主要讲解那些很多同学都做错的题目。而且,很少有老师只是就题论题,多讲知识点发散开来,引导学生复习更多的相关知识。有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给学生讲解以便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今对那些组内没有定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题进行讲解,方式很是独特。在讲解中,对材料的分析是很重要的,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便正确理解题意呢,这是我们为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在材料中一看到自己熟悉的词语就想当然的认为属于哪个时期那个事件,而没有再接着看其它的内容,从而丢失了有效信息。有些材料很难理解,根本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意思。但最致命的还是知识点上的含糊。如在分封制下,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谁?奴隶社会形式上是土地国有,但实质却是一种私有,那就是周王所有。但题目不问所有者,却为占有者是谁,而且是实质占有者,能不晕吗?除了知识点的含糊,还有就是时间上的含糊,一定要注意,什么东西只要一提到“开始使用”就得注意时间了。当然,有些题学生做错了是不应该,但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看到自己的马虎大意更有助于他们改正,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但对我来讲,最为现实的还是讲授新课。就要登上高一的讲台了,我必须学会如何向学生讲授新课。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必须做到的。为此,理论色彩要淡一些,注意学生的理解力,形式花样要多一些,多用图片多用故事,对比性的数字,这是硬件。而丰富幽默的语言则是软件。硬件要积累,软件则要锻炼。尤其是故事,怎样言简意赅而又不失乐趣呢。当然,让学生掌握住重点知识是重要的,我们必须明确重点,通过讲述使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对容易混淆的知识也要澄清、强调。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历史是不允许仅仅一笑而过的,否则受伤的就是你,高考很严酷啊!

    这段话虽少,但对我来讲没一点都很困难。多媒体不会用,ppt不会做,图文故事如何与正文衔接,故事应该多长用多长时间也没细致研究过。特别是语言,我个别字吐字不清,说话不连贯,爱说短句子,缺乏幽默感。偶然蹦出一句话,也让人摸不着头绪。这都是需要勤加锻炼的。

    总之,通过听课,我感受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但不论过去如何,从现在起,我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怀揣诚信、耐心与细心,一步步来吧?

    说也怪了,当我思考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充实,但当我下笔要写,或者开口要说的时候,心里什么都没了,空虚得很!!人可能就这样吧,心情都是瞬间的事情,但我的行动是应该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保持一个求学的诚心,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吧!

    今天试讲,大体上是顺下来了,但有些地方的衔接还是不顺,不知下一句该说什么,打乱了原来的思路。而且,还没讲到十分钟,就觉得口干舌燥,个别字要不清音了,就要说不出话来了,麻烦!总之,这次算是本色表演吧。

    问题有,1.概念讲述不清,怎样才能使学生既轻松理解概念的含义又能他们科学的概念呢?2.不知道非重点内容如何处理,既不能忽略也不能太浪费时间;3.不知道学生知识基础如何,“别以为学生什么都知道,也别以为学生什么都不知道”,这话太辩证了,我还要好好体会;4.课本应该是我们百看不厌的东西,但各种教材分析、经典教案也不应该忽视;5.课标和考纲是我们的最高指示,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高一阶段的当务之急;6.讲课要有感情,特别是声调要富于变化,该高声时就要高声对学生说。

    上讲台,还真是不容易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