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一时的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一般而言,一个帝国的崛起过程就是一个英雄的征服诗篇,祖孙三代已经是很少见得了。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形成却将近用了二百年的时间,几乎是一个王朝的存在时间。其间,还有一次险些亡国。创业维艰,这种情感在奥斯曼的崛起过程中体现的最为充分。它们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又是如何做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
在公元1500年的时候,如果有个外星人能够看一眼地球的话,那他一定对穆斯林势力所占的优势表示惊叹,从欧洲中部到东南亚,从北非到中国新疆,遍布对真主安拉的赞美。而如果身处伊斯坦布尔这座首都的话,我想他更有理由相信:以后将迎来一个伊斯兰时代。下面一老一少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上的对话就是当时人们这种心情的反应。
老师,我们这个宏伟高大的索菲亚大清真寺是怎么建造的啊?
这个辉煌的成就首先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祖先。他们的壮举让我们值得修造这个清真寺来纪念他们。
他们真的这么厉害吗?
是啊,原来我们奥斯曼人是个很小的部落,由于他们的贡献才有我们今天的光辉灿烂的成就。
那时我们有多小啊
我们奥斯曼人原属中亚阿姆河一带乌古斯人的凯伊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后来,蒙古人入侵中亚,我们凯伊部落在首领厄尔图格鲁尔的率部西迁,经过很长的流浪过程,我们最后来到安纳托利亚,归顺了塞尔柱突厥人的罗姆素丹国,成为他的一个属国。
听人说,奥斯曼是我们祖先的名字,那么,指的是这位首领吗?
不,是他的儿子。1281年,他的儿子奥斯曼担任了部落首领。1299年,奥斯曼趁罗姆素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1301年,他在巴法埃农击败拜占庭援军,在圣战中的这次优秀表现,使得素丹十分满意,并授予他“贝伊”的称号。所以,我们的国家才以他的名字命名。
以后呢?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创业的?
他们都很伟大,个个都有不凡的业绩。
乌尔汗(1324~1360)继位后,攻占了布鲁萨,并迁都于此。布鲁萨的陷落,标志着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的统治开始崩溃。同时,他正式宣布使用“素丹”称号,立伊斯兰教为国教。他还继续向外扩张,先后攻占尼西亚、安卡拉等地,从而将东罗马的势力彻底赶出了小亚。1349年,利用拜占庭的内乱,他出兵色雷斯。使得我们奥斯曼人首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
穆拉德一世(1360--1389)继位后,在东南欧的扩张取得决定性胜利。1362年,占领亚得里亚堡,并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和整个希腊北部,并迫使保加利亚和塞维利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为奥斯曼统治东南欧奠定了基础。
巴耶济德一世(1389~1402)征服多瑙河以南的巴尔干地区,初步统一了安纳托利亚突厥塞尔柱各公国。1390年他建立第一支舰队。现在我们能够在地中海自由的旅行,我们这支舰队起了很大的作用。1394年,他迫使哈里发赐封他为“罗马省素丹”。1396年,在尼科堡打败欧洲诸国组成的十字军,最终完成了对巴尔干半岛的征服。
真是越来越强大啊,那我们是不是接下来就攻下了我们这座城市—伊斯坦布尔呢?
本来应该这样的!可天有不测风云。1402年,帖木儿率军侵入小亚细亚,在安卡拉城外,素丹巴耶济德一世被俘身亡,他的后代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内争之中。
天啊,怎么会这样啊!
没事,就让东罗马在多挣扎几年吧?因为我们的素丹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很快就结束了内部的分裂局面,并且收复了被帖木儿侵占的领土,重新实现了振兴。
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对欧洲那些王国们作战,打败了匈牙利国王率领的十字军,继而又取得了科索沃战役的辉煌胜利,从而重新确立了我们在欧、亚地区的统治。
接下来就是你盼望的时刻了。可我得先告诉你,那是这座城市并不叫伊斯坦布尔,而是被叫做君士坦丁堡。1453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终于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并改成了现在的名字,使其作为帝国的新都,还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大清真寺。另外,他以伊斯兰教教义为核心内容制订了一部法典,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他对新征服地区也实行伊斯兰化政策,对其他宗教团体实行自治性的“米勒特制”
,发展经济,从而增强了帝国对外扩张的经济实力。
真不容易啊,我们的帝国终于有了这个伟大的首都。可您这时候才提到了我们素丹采取的政治措施啊,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只有武功而没有什么文治吗?
这么说可不对!
我们这个帝国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傲然耸立,不仅变成了东罗马的继承者,而且变成了阿拉伯帝国之后的各分裂势力的统一者。我们的势力之大,足以使得欧洲人战战兢兢,惶恐不可终日,甚至文化之都维也纳也时常处于我们奥斯曼帝国的包围之下。
在我们极盛时,疆域东起中东波斯湾,西到匈牙利,北抵高加索,南达北非沿地中海一带,统治着红海、黑海、爱琴海及东部地中海的广大地区,囊括今欧、亚、非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领土面积约有60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多达
1400万之众。这样一个帝国没有政治文化措施怎么能行呢?
其实,早在乌尔汗时期,我们就建立了常备军,组建近卫军团(即童子军团),确立了国家行政组织制度,在中央设立迪万(即国务会议),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也派遣贝伊(即行政军事长官)和卡迪(即教法官)。同时,他还铸造统一的钱币,其名字也出现在钱币上。
而现在,我们有一整套严密的军事制度。其中,耶尼切里兵团占有特殊地位。当初,穆拉德一世下令从战俘奴隶中挑选一千人成立一个兵团。因此,从起源和组成人员的地位看,它实际上就是伊斯兰国家史上盛行的奴隶兵团的一种变形。耶尼切里纪律森严,必须集体住在兵营内,绝对听从自己长官的命令。他们整天在训练和作战中度日,装备精良,吃苦耐劳,所以,在我们的军事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实,耶尼切里人数并不多,到十六世纪中期还未占到军队总人数的10%。
我们军队的支柱成分其实是由封建领主组成的非正规骑兵。这种骑兵与我们国家实施的土地制度相联系,类似于西欧的封建制度。
我们80%的土地归国家所有,通常分哈斯、泽美特和梯马尔三类。哈斯是王室成员的领地和文武官员的禄田,而梯马尔和泽美特是以服军役为条件赐给有军功人员的地,收入在2万阿克切以下的土地为梯马尔,2万至10万的则为泽美特。根据规定,每2千或3千阿克切装备一名骑兵。到十五世纪末,帝国共有1万个领主,至少可提供6万多名骑兵。
如果没有这些,我们怎么会有如此辉煌的胜利呢?
其实,我们所拥有的还不仅是这些。仔细瞧瞧身边的景象吧,你时刻都能感到我们这个国家的伟大。
比如,我们的工商业是相当繁荣的。由于有利的地理位置,我们的对外贸易和过境贸易十分发达。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经由我们这里转到西欧各地,而西欧的毛织品等也从我们这里借道才能转运到东方。这样,我们的帝国成为世界商路的著名中转站,而我们也把自己的钱包装得满满的。
对外贸易的活跃还促进了我们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的专门化发展很快。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巴格达、开罗等城市的手工业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十分常见的。
此外,我们的文化也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我们主要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但也包含拜占庭文化的因素。比如,我们眼前的索非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文化的杰出代表。而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我们并没有摧毁这座代表“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结合”的古老教堂,而只是在教堂外的四个角上竖立起四根尖顶圆柱,从而将其改造成了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大清真寺。
这真是太神奇了,我现在感觉很幸福。
可是,孩子,现在你读懂我们国家的伟大了吗?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绝不轻言放弃!希望你们能够继承下去,建设这个美丽的国家。
嗯!
关于福利制度,我想说俩句话。其实,欧洲的福利制度的建立是在二战后衰败的社会条件下,当时人们有能力,可没有工作机会。而今,我们却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现,我们越来越有必要建立福利制度。但我们,不是因为没工作,而是有的人工作所得到的工资太低了,不足以养家糊口,大家都在忙,可就是不行啊。那我们怎么办呢??必要性大家都知道,这也是欧洲告诉我们的,可具体怎么建立,还是要周密考察的。这问题本来是想在西部大讲堂,问李世安先生的,可惜没机会?这就是,这种起点的差异,使得我们在借鉴经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或者说,还值不值得我们借鉴?能不能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