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花一树见精神——感悟通山县职教中心

(2020-11-24 11:11:21)
标签:

通山

职教中心

校长

老师

分类: 点滴感悟

一花一树见精神

——感悟通山县职教中心

 

    倪霞

 

1

经门卫许可,我走进干净的职教中心校园路径。进门两栋高楼上分别悬挂着红色横幅:“高考中考备考紧,疫情防控要清醒”。“热烈欢迎同学们回家!春风十里不如校园有你”。这两条既紧张又活泼的横幅,体现了学校老师的用心。这是庚子年“疫情”数月之后高三开学不久。我第一次给小女倪一文送饭到学校,小女在职教三年来一直是走读,这次受疫情影响,几个月在家里上网课,高考前夕的两个月,才到学校集中复习。女儿说想吃我做的饭菜了,借送饭之机,也想走进校园看看。虽然多次来过学校,可每次总是匆匆而过,没有用心去感悟这所校园的青春气息。

 

和女儿一起继续往前走。有三三两两穿着蓝色校服的孩子走过,与往日正常开学比起来安静了许多,毕竟只有高三部在校。先来到女儿的教室,在她香香地埋头吃饭菜时,我环视教室里的课桌、黑板和一摞摞书籍,还有那带着羞涩看我的女孩子,以及墙上励志的标语:“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就辉煌”。是这一切,衬托女儿青春稚气的笑脸。

 

从女儿的教室出来,漫无目的,度步观望。路两边一个个竖立的铝合金广告牌,关于各色警示教育的图片和文字,十分抢眼。例如:“溺水六不准”“公益与文明共存”“崇德弘文”等等,以及核心价值观下的不同励志人物……这一切,彰显的是校园文化教育,俯首抬头皆可见。

 

一片片绿色在身旁掠过,绿树丛中,夹竹桃、木芙蓉露着粉嫩的笑脸。走进一排法国梧桐树荫下,移步向前时,但见左侧墙壁上有一个长长的牌子写着“校树:梧桐。校花:梅花”。一树一花间,分别写着树和花的精神;

 

梧桐:古有“栽桐引凤”,今有新职教与梧桐共成长。梧桐不畏贫脊勤生长,不畏艰难献清凉,恰是一代代职教人克难奋进、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梅花:2018年春,“我为校园添绿荫,春来职教赏梅花”一纸倡议,点燃全校师生爱校情。师生共捐资67858元,栽下梅树280棵……一片梅海感恩林,寄托师生兴校情。

 

另一边墙壁上写着:

办学理念:让每位职教人生活得有尊严!

办学目标:办精品初中、树特色高中、创示范中职、拓电大继教、促和谐发展。

 

站在校树校花的倡议牌前,一字一句地把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默念了一遍。仿佛看到职教师生如火如荼的兴校爱校之情。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看到了职教的特色和希望。然而,大门前仍有一个小山丘堵在前方,听闻是征地时没有交涉清楚遗留的隐患。园内远处,五色运动场,空旷着,与蓝天相望。校园里,眼前这一切的一切,我知道,来得非常不容易……

 

2

瞬间,到了女儿高考的日子。女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她人生的第一个大考时刻。那一刻,我很愧疚地对自己说:“你欠自己一个承诺!”这份承诺,没有人要求,是自己要求自己。那就是,为我俩女儿的母校——通山县职教中心写一点什么。

 

那是20191113日上午,县政协党组副书记王贤旨带部分政协常委到县职教中心调研。座谈会上,涂五生校长的工作汇报,听得我几回回泪湿。于是,我开始在心里寻找,寻找那些泪点的来处,并承诺,要为这所学校写一篇文章。

 

知道职教中心是八十年代中,那时我读卫校,有朋友在职教读书。后来才知道,那是刚刚创建的一所职业中学,即1986年。那几年,电大也合并到了职教,在那所校园的朋友更多了,我和在职教就读的朋友们,常在休息日相互往来,感受彼此不同的校园生活,舒展少女时期的梦想。

 

更多地了解职教,直到二十多年后,我的大女儿陈贞霓读职教,那时还是在老校区。县城内,高中以上学段的学校除了县一中就是职教中心,此时的职教中心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大学、普通高中、中职和初中于一体的教育综合体学校,通常人的眼里,职教是读书弱一些的学生之选择,而职教有个阳光班,一直是普高里的佼佼者。大女儿读的是职教普高,成绩虽平平,但三年来,在学校的生活是欢喜的。对孩子,健康快乐我所愿。

 

记得女儿快毕业那一年,受邀到职教开展了一次讲座,现场出售我的第三本文集《不争》,把售书的钱全部捐给了阳光班几个特困生。坐在台下的女儿,一直是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听她妈妈面对青春孩子讲故事。女儿四岁半开始练钢琴,在职教中心顺利考上了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学音乐教育专业。是职教中心的三年培养,让女儿选择了符合她特长的专业学校。

 

2

那次政协调研,座谈会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正是座谈会让我了解了不为人知的职教中心之艰难之不易。

 

20146月,职教由老校整体迁入开发区工业大道横二路的新校区,占地137亩,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有四栋教学楼和五栋学生公寓,以及学生餐厅综合楼等等,总投资一亿多元。虽然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也因此而负重前行。

 

在学校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也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在社会上中等职业教育等于“低等教育”的偏见,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秉承“学生的出路就是学校的出路”之理念,始终把促进学生就业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课种开设上,与社会需要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式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的开设,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朝着强、优、精、活的方向发展。

 

座谈会上,涂校长基本没有按照事先准备的材料照本宣科,一直是脱稿汇报侃侃而谈,业务之熟让人佩服。汇报接近尾声时,他一连说了几个“难啊!真是难!好难好难好难!”他说在县一中当副校长时,比在职教当这个校长自信多了强大多了。涂校长个性里从来是阳光而积极向上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在通山教育界也是响当当的。十多年前,我们同是通山某届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涂五生临危受命,走马上任职教中心校长。

 

上任后的他,上要跑组织和领导对学校的关心,下要管理好教师队伍齐心把特色教学抓上去。虽然不愿意一次次走在申请审批的路上,可依然要一回回奔波在求改善的无奈里。当他面对那些青春意气的学生时,总是一次次鼓励孩子们:“在职教,只要你上进好学,你的人生可以更精彩!”

 

政协委员、县政府办副主任徐立帅也是从教育部门出来的,他发言时说:九十年代在乡下做老师时曾经对这所学校是非常向往的。后来工作变动,虽不联系教育工作,但一直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刚开始听说涂校长拉着金汉锺校长一起从县一中来职教时,很多人说浪费了人才!他们可是通山教育界的教师精英,首屈一指的好老师。一个阶段后,大家又说,呀!领导有眼光,不简单,职教在涂校长任上的进展,以及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可见,一个领头人有多么重要。

 

轮到我发言时,我说今天我是双重身份,一是委员,更是家长。八十年代末我毕业于通山卫校,相当于现在的职教。涂校长让职教“每天进步一点点”来定位的校园文化,让我深有感触,在我一路走来的人生里,我每天就是让自己进步一点点,阅读一点点。这时我想到小女每次回家,为何总是对新来的涂校长赞不绝口了。职教中心有涂校长,是学生的福。刚刚我在悄悄问自己,一个普通的政协调研,何以让我几次泪湿?除了校长老师的不容易,更多的是为青春年少懵懂的孩子们,有这样的校长和老师,仿佛黑夜里有了一盏明灯,从而看到希望,而不是听之任之。

 

带队调研的王贤旨主席,他总结发言时,有一番不一样的情怀。他说,涂校长到职教任职快两年了,从专题片《进步在路上》看到今日职教的发展,看到了闪光多彩的一面,同时也知道你们承受的煎熬是外人看不到的。职业教育地位和作用问题,决定着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弥补普通教育不可及,从而提高国民素质的责任。什么样的带头人就会出什么样的成果。蔡元培式的北京大学,使中国教育的振兴。涂校长要力做通山职教的蔡元培,深谋远虑,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办学和培养模式要有顶层设计,校领导这一班人办学理念会影响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用实际成绩说服他们。存在一个人脑子里说说而已的是想法。能说出道理并执行的是理念。能使大多数人支持的是信念。职教要有信念。同时要打造一支安心尽职的教师队伍,要有团队精神,更深地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保证老师的待遇等等……

 

无疑,王主席的一番话,是温暖的。

 

座谈会结束后,在涂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美丽的校园,正遇下课时间,青春勃发的孩子们,不谙世事地说笑着,看到我们走来,一个个笑容满面地向涂五生校长发出问候:“校长好”。

 

3

我和通山职教中心,是有缘分的。

 

孩子的成绩是否突出,我一直看得比较淡。我对数理化的“盲点”,深深体会到各科全优的孩子是需要天分的,自己读书时成绩平平,何要强加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更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更在意孩子乐于助人,活泼开朗;更在意孩子发挥特长,爱我所爱。人生处处是修炼,人生刻刻都在成长。

 

故而,我和通山职教中心的缘分,距大女儿职教毕业十年后,小女儿再次走进职教中心读高中17音乐班。这时候的职教中心,因为整体搬迁,虽然校园更美更大了,而造就这环境所留下了沉重如山的债务。讨债不离门,一度使老师的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工资没有保障,导致人心涣散,教学混乱。而这一切,是普通外人看不到的,普通人看到的只是改变后的校园环境和扩大后的高楼林立,看不到这些改变背后的艰难困苦。

 

为一文的学习生活状况,和班主任大吉老师有过多次交流。大吉老师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一文是幸福的,妈妈管得严,处处细节关心。而有好多学生家长基本上是不管的,任其自然,有的家长根本不在身边,随孩子在学校,一部手机了事。

 

有一次学校彩排时间太晚错过了公交车,深夜里,大吉老师急急地给我电话,让我别急,她请了年级主任的车子送几个没有赶上车的走读生回家,其中就包括我家一文。虽然和大吉老师未曾谋面,可听她的语音感觉她自己也只是个大孩子。老师的责任心,体现着学校整体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水平,也是涂五生校长任职教校长后深入人心的新气象。为了化解债务稳定人心,他四处奔走,从外围找帮助,从学校自身内部加强人性化管理。一颗爱心在职教。

 

小女一文毕业了,在老师的呵护下,长成了清纯脱俗的大姑娘。17音乐班在武汉参加技能高考时,老师拍了一个视频发给我,我把视频发到抖音里,两天内播放量两万多人次,不少从职教走出去的学子在后边点赞和留言,虽然对职教也有微词者,但多数人是认可职教的,同时也鼓励职教中成长的孩子。

 

我的俩女儿,都在职教中心顺利完成了她们的高中学业,作为家长,我充满感恩之心。女儿优秀与否,她的人生路上,三年的教职学习,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女儿的成长,含着职教中心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点滴关怀。借此文,向通山职教中心的老师们致敬,同时,向在职教读书的孩子们鼓劲。人生的路,只要你积极进取,到哪里都会有收获!

 

4

距政协委员调研整整过去一年时间了,因为缺少实地采访和体验,写这篇文章很艰难,兑现这个承诺实属不易。因为没法更多地了解情况,写得不专业更不深刻,所以倍感艰难。但是我知道,再难也没有涂五生校长难,没有他在万难中带着职教中心千号学生和老师一起前行,改变现状的难。只有他和老师们的万难一步步走过了,才能让如我女儿一样的学生在职教接受正常的教育,让千千万万从职教走出去的孩子,健康快乐地面对往后的人生。

 

大女儿现在县文化旅游局工作,工作用心负责,干得也出色,这与在职教打下的基础不可分。小女儿今年以406分的成绩,考取了省艺术职业学院,学艺术教育专业。大小公主懂事乖巧,善良有爱,她们共同爱她们的母校——通山县职教中心。

 

为国培养不同战线的人才,是职教中心特色教育的资本和责任。今年,职教中心将面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分校办学的历史选择,我坚信在涂校长的带领下,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建立在用心用情之上,

 

写这一篇文章时,脑子里尽是小女一文在职教三年里,带着笑容跳舞的画面,认真练琴的样子,积极办黑板报的投入,在进步班会里小大人一样的演讲……这一切,锻炼着孩子的成长,所谓素质教育,莫过如此吧?社会分工不同,大小都是人才,老祖宗也说“行行出状元”呢!在脚踏实地中成长,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当是职教中心教书育人之重任。感恩职教中心配合我这个母亲,培养了两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骄而不傲的俩公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向通山县职教中心有爱的老师们致敬!

向在学生心中点燃一把火的涂五生校长致敬!

 

20201117日于

玉竹楼·子谦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