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有种东西叫“情怀”

(2010-01-19 05:31:35)
标签:

家庭

母亲

情怀

老年痴呆症

里根

美国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8/middle/4b977eb3h6f5457e25bf7&690

                                作者在云南丽江大研古城

数九寒天,去乡下看一位朋友的母亲。老人古稀之年,由于多年患脑血栓的原因,近来已经有些痴呆。见到我风尘仆仆地赶来,指着我的头喃喃地说:“这么冷的天,也不带帽子……”接着老人向站在炕边的我伸出双手,我明白老人的意思,不由自主地把头靠了过去……

老人的动作,使我想起了母亲。小的时候,冬天放学回来,不管我带没带帽子,不管天气冷不冷,母亲见到我,总会使劲地把带茧的双手搓一搓,然后用双手捂在我的耳朵上,并边捂边问:“儿子,你冷吗?”

多少年过去了,今天面对这朴素难忘的场景,我的眼睛刹那间有点湿润。可以想象,原来天下的母亲爱孩子的动作都是一样的。

我的母亲和朋友的母亲年龄差不多,去年也得了脑血栓。病后,妹妹曾偷偷地对我说:妈妈现在整天就像一个小孩儿,要什么东西得不到就闹人,并且老来痴呆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其实不用妹妹说,母亲得病后的变化我早都看到了。“任性、固执、脆弱”这些以前在母亲身上看不到的东西,现在表现得有如家常便饭。比如,住院的时候,医生说没有问题了,让她出院回家静养,她却坚决要求再住些日子。更大的变化是出院后,她开始留心电视的广告和街头巷尾的传单,并且对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广告深信不疑,不领她去看,她就不高兴,说儿女舍不得为她花钱。以前母亲不是这样的,对什么事都有睿智的见解。

妹妹总结,说母亲,别人说什么都信,自己家人说什么都不信。

再比如吃饭、穿衣、说话,母亲常常无中生有,弄出一些不必要的是非来,有时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我理解,因为母亲在病态中。

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晚年患老年痴呆症,他曾对全美人民发表一封公开信。信中说:

我和数百万美国人一样,将受老年痴呆症折磨。

过去,南希得了乳房癌,而我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我们发现,我们的公开宣布,能提高公众的警惕。结果是许多人都去做了检查,使患者在早期得到了治疗,并恢复了正常、健康的生活。
  所以现在,我认为重要的是让你们也都知道这个情况。我们衷心希望这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警惕。也许,这促使人们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个人和家庭……

里根这封信,不仅是写给美国国民的,也是写给天下所有人的,他让人们对这种病有所了解,并善待那些不幸的患者。母亲不是美国总统,思想和行为也达不到里根的境界,但母亲永远是母亲。我们有时候对母亲一些做法的不理解,源于我们忽略了母亲是个病人。我们太清晰从前那个温良恭俭让的母亲,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我们还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其实,早在多年之前,就有专家预测,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将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功能,更将影响病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我们以前没注意,是因为这种疾病没有发生在我们家庭成员身上。

爱母亲像爱我们的孩子一样,因为母亲曾经那样的呵护过我们。

世上有种珍贵的东西叫“情怀”。“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古人曾参事母至孝,“啮指痛心”的故事,今天看来或许有些玄乎,但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足以教化世人,并由此叫我们反观并努力改造自身。不需要“卧冰求鲤” 不需要“戏彩娱亲”,现实生活中,我们把舐犊之情的一部分,分享给我们的父母,他们的生活就将无比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浅浅的高贵
后一篇:不平则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