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不可以虚度

(2009-10-17 12:42:42)
标签:

作品研讨会

雕塑大师

艺术论

古稀之年

李重华

大庆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李重华先生作品研讨会一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左一正在讲话者为李重华先生  ( 摄影  尚书)

生命不可以虚度

——参加李重华先生作品研讨会有感

 

从不惑之年开始,我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当我爱的人,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因为疾病或意外,一个个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不由得感叹,人的生命太短暂。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无论生命长短,怎样活得更有意义,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昨天参加文友,也是我敬重的老师,李重华先生《诗传大庆60年》作品研讨会,他那不服老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对文学的执著,对大庆这片土地的热爱,真的让我从心里感到敬佩。28天的孜孜不倦,他用六千多行的诗歌再现了大庆60年的辉煌创业史;28天的辛勤耕耘,他给我们端来了一份宝贵的精神盛宴。古稀之年的重华先生,他用写不尽的笔墨春秋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有的人三十岁已经死了,只是六十岁或八十岁才埋葬。没有了梦想和追求,一个人无疑于行尸走肉。

罗丹在他《艺术论》的开篇告诫我们:“你们千万不能浪费时间,在交际场中或政治圈里拉关系。你们会看到许多同行,勾心斗角,谋求富贵——这些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可是其中不无聪明的人。如果在他们的地盘上打算和他们争名逐利,你们将和他们同样浪费时间,就是说耗尽你们的一生——那就再不剩一分钟的时间给你们去做一个艺术家了。”

这真诚的一席话,越过雕塑大师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今天读来仍然发人深省。

先贤孔子也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喟叹。人在旅途,除了在事业中要努力拼搏,更要在生活中寻真觅善崇美。重华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任职于我市某职业学院,头衔是一名中文教授。其实他不仅是位名师,更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学者。曾先后出版《只有香如故——萧红大特写》,《记忆洞天》、《月冷星寒》、《憾也无憾》、《秋果春园》、《诗传汶川大地震》等散文和诗歌集多部,是我市作家中,年龄最大,创作最勤奋的一个人。他说:“生命是一个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态,它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正因为如此,重华先生在工作之余才不停地思考、创作,纤笔一支,浓缩了他对生活的全部热爱。

他骄傲,因为他是萧红故里人,这种情结使他透过历史的烟云,用特写的手法,透过岁月的迷幔,给了我们一个独具个性化的萧红影像。艺术的艰难,在于它要反映人生,在于人生太艰难。重华先生在自己散文的创作中,重于载负生活中的苦痛,在看似日常的生活锁事中,他深刻挖掘着属于他的爱,他的憎,他的幸福,他的追求。

一个人有一个的世界,每个人的世界都有各自的色彩。重华先生认为:人总按一种思维模式思维,最后的走向只能是僵化和愚钝;人总按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最后的形态只能是单调和沉寂。他发出这样的感慨,或许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当过农民,做过工人,最后成为高校的教授,其中的苦辣酸甜,在他的文集里,我们都可以读到。正所谓,把心埋在生活沃土中的人,才是最有收获的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才会格外珍惜生活的各种馈赠。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生,不可以碌碌无为。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身边的重华先生给我们做了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