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实秋说,窗口就是一个画框,只是中间加些棂子,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我想,那一定是白天的窗口。夜幕降临的时候,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我总喜欢观察对面楼房那些排列整齐的窗口,我相信窗口里每一盏亮着的灯光都是温暖的,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先说和我家阳台对着的窗口,那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退休前他在教育界工作,据说还是省级模范教师,或许人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退休后他笃信了佛教。认识他几年了,经常看到他手腕上带着念珠,每天早、中、晚,在我家附近的小学校门口,来来回回地带着学生过马路,风雨无阻。开始我以为他在接他的孙女或外孙,偶尔闲聊才知道,这所学校没有他一个亲人,他是义务的。夜晚灯光下,他诠释佛经,退休十几年,他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了30万字的《佛教智人》,并自费刊印几千册,送给身边的人。于是,每次凝望他家的窗口,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敬重。
我的脚步从阳台缓缓地离开,书房里,我把电脑打开,写作休息时,只要我目光往外随便一瞥,就会看到一位个子高高的高三女孩,她的书房和我的书房几乎直线般平行。夏夜,开窗的时刻,我能听到她和复读机对话的英语。我感觉,她也很好奇我屋里的灯光,或许她是有意和我默默地比着,看谁是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者,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熬不过她的,我的灯总比她关的早,没准儿她还有几分得意呢!我们用灯光和灯光相互探寻、凝视。她早出晚归,读的实验中学是我市重点中学之一,又在英才班,考到这里之前,他们都是各个中学的尖子,尖子和尖子在一起,有的就不是尖子了。现在社会压力最大的可能就是学生,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自身的压力,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灯光透着的或许是无奈和苦涩。
还有一个窗口引起了我的注意,无论冬夏,那个的窗口都打着一条彩色的条幅,常换常新,几个字非常醒目:“安利直销”。不管风吹雨淋,那个条幅总是鲜艳的,房屋的主人是油田买断工人,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夫妇做起了“安利直销”,据说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产品在世界90多个国家销售着。有一天傍晚,我和爱人在院内散步的时候,曾被这对夫妇邀到家里,看他们做安利家居产品示范,说如何绿色环保,好奇心驱使,曾买了几样,用后感觉效果真的不错,看我们认可产品,那对夫妇就给我们办了一张销售代表卡,算是个兼职。于是,周末业余时间这家邻居经常请我的爱人出去听课,有时我也参加。安利的经营理念我倒是非常认可,怎奈杂事太多,爱人也腼腆,市场销售做的不算太好,三年下来只做到了经销商,不过月收入平均也有两三千元。行行出状元,这对夫妇因为业绩突出,今年四月参加了安利公司组织的免费万人游台湾,小区里他们夫妇发展的事业伙伴也去了两个,据说院里这几个在台湾旅游时,购物很嚣张,都上了台湾的报纸,有人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的《海峡两岸》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是否影响了大陆形象的问题,小区的人曾经很热烈的讨论了一阵子。不管怎样说,有耕耘就有收获。安利公司和产品怎样咱不讲,它的“有健康才有将来”的理念倒是说到国人心里去了。安利人口头常说的“选择大于奋斗”、“过去的选择决定今天的生活、今天的选择决定未来的生活”、“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活法”等等,我还是深以为然的。无论做什么,有好的观念都是很重要的。喜欢这家窗口的灯光,因为它是这个小区最亮的,也是熄灯最晚的。
无数的灯光熄熄灭灭,我发现,有作为有追求和那些生活比较富裕的人睡觉都是很晚的,懒汉天一黑就早早休息,越有想法的人睡觉越晚。老话讲,好吃不如饺子,舒服就是倒着。无事可做,当然就早早睡觉了,有个小品总结,说睡觉有三点好处:一是能省吃俭用;二是能做好梦;三是能增加体重。不知道这是歪理邪说还是懒汉给自己找的理由?
其实我不单单只是喜欢观察别人的窗口,因工作或学习晚归的时候,我也喜欢寻找自己家那亮着灯光的窗口,常常是远远的,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我就开始通过参照物细数自己家的窗口,看灯是否亮着,工作一天或在外漂泊了数日,蓦然回首发现家才是最安全最温馨最可依靠的港湾,喜欢那首歌:
“披星戴月地奔波,
只为一扇窗,
当你迷失在路上,
能够看见那灯光……”
站在自己家的窗口,看别人的窗口,每一个窗口都有不同的风景。
站在外面的世界,望着属于自己那扇小小的窗口,应该份是一温暖、一份牵挂、一份等待、一份希望吧!
不要小瞧那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窗口,更不要看不起那微弱或淡淡的灯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那是他或她的整个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