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壁》:超级中规中矩的大片

(2008-07-11 09:26:10)
标签:

娱乐

分类: 明星

上映之前,《赤壁》是华语片中投资最大的超级大片,而上映之后,就变成了一部超级中规中矩的大片。吴宇森甚至不能像此前不久李仁港导演的《见龙卸甲》一样,制造出一个赵子龙的“神话”,而是拍得像央视版的《三国演义》相关片段。

《赤壁》:超级中规中矩的大片

    上映之前,《赤壁》是华语片中投资最大的超级大片,而上映之后,就变成了一部超级中规中矩的大片——故事不像《英雄》、《无极》、《十面埋伏》等内地的大片一样漏洞百出,而是把这个故事通过冗长的台词讲述清楚了。没有惊喜,仅是中规中矩,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显得不如意。

大概是这几年华语大片所遭遇的骂声太多了,吴宇森甚至不能像此前不久李仁港导演的《见龙卸甲》一样,制造出一个赵子龙的“神话”,而是拍得像央视版的《三国演义》相关片段,几乎中规中矩得没有悬念也没有突破。就说曹操,历史中的曹操真的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描述得有如小丑吗?鲁迅等人早就考证过曹操的事情,更何况,假如曹操真的是一个徒有权略但用人不信的小丑的话,他能够在当时让魏国过上比较丰裕的生活吗?而如果只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在吴宇森的《赤壁》里,他给予了周瑜在赤壁大战正名,但曹操,依然被他简化为一个过于简单的负面角色,几乎看不到曹操的正面的因素,甚至把曹操打东吴,简化为为了小乔一个女子——借用张艺谋同志在《英雄》里对秦王的刻画来说,曹操何尝又不是为了天下呢?为何秦王可以为了天下而侵占六国,而曹操就不行呢?而电影《赤壁》里更为讽刺的一幕是,周瑜说曹操当年割了一千个俘虏的鼻子以动摇对方军心,而周瑜自己依然是对陷于八卦阵中的敌军进行屠杀。

     另一个中规中矩的重点在于导演吴宇森的风格,坦白说,有些怀疑是在看他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作品,只是特效更好了一些,但风格几乎一样。七十年代吴宇森就拍过《水浒传》,八十年代他将这些冷兵器换成了现代式的枪,加入强烈的个人风格化的暴力美学,制造出《英雄本色》、《喋血双雄》、《辣手神探》之类的神话,而在《赤壁》里,他将枪又改回了原来的长矛刀剑之类的冷兵器,但依然保持着《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作品的招牌风格——鸽子数次的飞起,也依然是特写镜头,不少动作场面(尤其是表现赵子龙、关羽及张飞三人的打斗场景)也还是慢动作的方式处理,强调出这几个人的神勇,并配以配角们的“无用”——如果曹操所带的军队,没有人才,个个都是无用之徒,也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的一路长胜下来的,而在片末的那段戏,曹操对将士说,一路打胜仗下来,其实很需要的是对手,一面倒的仗不好看!(想起在最新一期《香港电影》中谈到《赤壁》像是好莱坞的《特洛伊》,但《特洛伊》里对于双方的主要人物并没有刻意的塑造为小丑式的角色。)

    而此前吴宇森在电影作品中的对于女性角色的忽略,在本片里尽管给予了林志玲、赵薇不少的特写及故事,但她们在影片里依然是花瓶,只是林志玲是美丽的花瓶,而赵薇是彪悍式的花瓶。

而影片中做的最好的,就要算是开场不久的长坂坡之战及结尾前的八卦阵之战,尤其是前者,曹军的来势汹汹与普通老百姓的惊慌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诸葛亮的故作镇定中的不安也添加了这段戏的紧张度,从而特别的强调出赵子龙这个历史人物在这场戏里的英雄化。这也可见,在动作戏方面,吴宇森还是很有导演功力的,他知道如何渲染出英雄的形象(尽管这种渲染的方式借用影片中的台词是,有些过时了),也知道如何调动观众的观影情绪(如刘备的妻子自杀的那段,特写镜头所带来的悲壮感感染了观众)。

影片整体上可以打70分——剧情中规中矩,只有60分,人物的刻画以及演员的表现也是中规中矩的60分,但动作场面可以打分80分。预计,下集会更加精彩一些,毕竟,现在所上映的上集主要是集中在赤壁大战之前的前奏戏,也以文戏为主,而重头动作戏还留在下一集,包括火烧连营、乌林狙击及草船借箭等。

点将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