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云VII》江波访谈录

(2009-12-23 13:10:39)
标签:

星云

vii

江波

访谈录

科幻世界

文化

“迷”这个词很难准确形容我对科幻的态度

  —— 江波

《星云VII》江波访谈录

    问:是什么促使你投身科幻小说创作的?写科幻之前你就是一个科幻迷吗?

  江波:我创作小说纯粹出于兴趣。最早的一篇科幻小说是参加《科幻世界》和清华大学科幻协会组织的征文,那时我正在读大三(也许是大四)。那篇征文得了一个三等奖,就是鼓励奖。研究生阶段,我又陆陆续续写了一些,都没能发表,就在研究生即将毕业之前,《最后的游戏》被刘维佳编辑看中,最后得以发表。这可能是我在工作之后继续尝试写作的第一推动。

  至于说是不是科幻迷,我想“迷”这个词很难准确形容我对科幻的态度。我对于科幻的热爱包含在好奇心当中。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从小至今,还算幸运,没有泯灭。所以除了科幻,如下领域也让我感到颇有趣味:湮没的历史、考古、传奇人物的逸闻和前沿的科学发现。事实上,在科幻写作过程中,我所试图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杂糅起来,赋予其条理,编织成故事。可以说我的科幻小说,是以上这些内容的集中体现。

  

  问:近期你有四篇小说比较集中地与读者见面,其中就包括收入本辑《星云》中的两部中篇,我想读者一定会为此感到欣喜。

  江波:这四篇小说虽然都是新作,但创作时间的跨度还是颇大的。

     《十七号塔台》   200812

     《星球往事》    20095

     《千千世界》    200910

     《时空追缉》    200911

  

  问:《十七号塔台》、《星球往事》这两部中篇和你以前发表的大部分作品一样,都有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内核,你在意读者称你为硬科幻作家吗?

  江波:好的科幻必然是软硬兼具的,我个人不赞成作这种区分。我也很难被称为一个作家,只能算一个业余写手。硬科幻作家,用一个网络流行句式来说,就是“被定义”。不过这没有关系,我能做的是按照自己的理念来写,至于被定义成什么类型,交给读者和评论家好了。

 

  问:硬科幻作家必须具备相当过硬的技术功底,按刘慈欣的话说:不好写。你认为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硬科幻小说?

  江波:我只能说一下自己写科幻的原则,至于说如何写出优秀的硬科幻,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优秀和硬这两个标准都不是我能随心所欲制定下来的。

  我的创作原则:一、不要和已知的科学世界相悖,你可以用一个完全在框架之外的理论,但是不能用明显相悖的理论,除非你的科幻母题就是对现有知识提出反驳。二、不要有逻辑上的纰漏。

  

  问:你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什么困难?

  江波:灵感来源于很多渠道。比如一句话、一个场景,最多的灵感还是来自别的优秀作品。比如读了《坠落火星》,写了《娥伊》;读了《留下的,留不下的》,写了《发现人类》;读了《时间简史》,写了《自由战士》……最近的一个例子:读了《冰与火之歌》的序言,写了《千千世界》。因为阅历所限,写作的基础只能是大量阅读。

  写作中的困难主要还是情节设计,也就是如何把故事讲圆。至于克服困难嘛……时间能提供一切解决方案,前提是你得对问题念念不忘。

  

  问:你读的书的确蛮杂的,科幻作家的确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每当说到这个话题,刘维佳都对你赞不绝口。

  江波:谢谢。我读的书主要还是集中在科普和历史方面。

  

  问:科幻应该有吧,能谈谈你喜欢的科幻和奇幻小说吗?它们对你的创作是否有所帮助?

  江波:好的科幻小说太多了,水木清华的BBS精华区收录了大量作品,基本上我都认为很不错。它们对我创作上的帮助是很大的,从情节到语言到奇思妙想。这些已经发表的小说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参考点,或者说基准。最简单的要求就是你写出来的千万不要比这些作品差,如果有差距,就要努力弥补。

  对了,我最喜欢的一个科幻作品,不是小说,是动画片《太空堡垒》,初中看的,非常喜欢,直到今天对其中的主人公和变形战斗机都有一种亲近感。眼下刚上映的《2012》也颇对我的胃口。

  至于奇幻,前段时间刚读完《冰与火之歌》前三部,觉得挺不错。

  我个人倾向于具有史诗气势的作品。如果一部作品具有这个特征,那么我都喜欢,远的如《荷马史诗》,近的如《大秦帝国》。科幻小说中也有这样的佳作,比如克拉克的《太空漫游:2001》。

  

  问:对读者来说你是一个很有神秘感的作家,甚至上海的科幻作家和读者都不知道你就在上海。能聊聊你的工作和生活吗?业余时间你都是在写小说么?

  江波:工作和生活都很普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而已,没什么值得展示的。至于神秘感,我想可能这是一种误读,慢慢总会消除的。

  我业余确实花了很多时间写小说,算是一个主要的兴趣爱好。

  

  问:你的同事知道你是个科幻作家吗?太太不会怪写科幻占用了你的业余时间吧?

  江波:同事里少数人知道,或者说极少数。我太太持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鼓励。

  

  问:啊?这种态度有压力。要珍惜,要努力……最后,谈谈你最近的创作计划吧。

  江波:最近正在写一个长篇。计划在十万字以上,属于《湿婆之舞》系列(这个系列已有《湿婆之舞》、《五行传说》、《天空之城》、《追光逐影》)。主要内容是人类和异种文明的冲突,是整个系列的主干。这个系列已发的这些短篇和中篇,在这个长篇里面都能找到对应,这是我所构想的一个银河世界。在短篇上,可能时不时会写一点,短篇是没有计划的。

 

  江波,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研究生毕业,现在上海某外资企业从事半导体研发。年发表处女作《最后的游戏》,迄今已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二十篇,其中以《随风而逝》、“洪荒世界三部曲”、《湿婆之舞》、《追光逐影》最受读者喜爱,其代表作《湿婆之舞》曾被译成日文,在日本科幻杂志上发表。

  江波的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简洁,风格冷峻,想象汪洋恣肆,充满硬科幻独有的艺术魅力。本辑《星云》收录的两部中篇对此进行了绝好的诠释。在这两部中篇中,江波再次对想象力的极限发出了挑战。

  利用到上海参加高校科幻节活动的空隙,《科幻世界》编辑对江波进行了采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