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蔡骏天机第一季沉睡之城大社会里的挣扎 |
《天机:第一季——沉睡之城》讲述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在泰国北方旅行,大雨中迷失方向,误入一座空无一人的城市,旅行团里的人一个个神秘死亡。当司机要带旅行团离开时,加油站却突然爆炸。无数个巨大的悬疑交织在一起,不到最后一刻无法解开。
近日,记者就新书对蔡骏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蔡骏谈到了他对悬疑小说的看法,并评价了目前非常红火的盗墓类小说。
记者:《天机》与你以往作品的不同在哪里?
蔡骏:首先,过去我的小说大多发生在现实都市之中,而这次却挪到了泰国北方的一座陌生的城市,而这座城市里又空无一人,所有的建筑和生活设施都完好无损,就好像全城居民都出门去看了场电影,便永远地消失在了神秘的雾气之中。旅行团面对的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谁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现什么会遭遇什么?这种亦真亦幻的环境是我以前未曾写过的。
其次,我以往作品大多从个人视角出发,探究的是个人的命运与情感。但《天机》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十几个,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故事和性格,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故事。旅行团构成了一个小社会,现实中的各个阶层和人物,都将在《天机》的小社会中体现出来。而沉睡的空城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所以,《天机》是一个陷入绝境的小社会,在一个沉睡的大社会里的挣扎。
记者:《天机》这样的悬疑小说中是否会有令人感到不适的内容?
蔡骏:《天机》的故事虽然紧张,但并没有任何让人感到不适的内容,其包含的精神也是符合大多数人伦理道德的。
作为通俗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悬疑小说在欧美日本早已成为主流的阅读类型之一,悬疑小说在中国社会也在逐步并将必然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悬疑小说是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不分层次老少咸宜的通俗小说,绝对不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后工业化时代一种必然产物。
记者:你从2005年起就明确定义自己的作品为“悬疑小说”,能否谈谈悬疑小说与恐怖小说的区别呢?
蔡骏:悬疑小说与恐怖小说虽然同源,但在欧美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却逐渐分化为两个不同的文学类型。
恐怖小说大多会有一定的刺激画面,从社会、家庭、个人的角度挖掘人心中恶的本能和潜质,其代表人物为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悬疑小说则更加宽泛自由,不一定要有吓人的场面,也未必要有杀人放火的内容,更多的是设置一个悬疑性的开头,让这个悬念自始至终地抓住读者,并逐步地解开悬疑,从心理的角度影响读者。比如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精神病患者》、《蝴蝶梦》等等。
记者:你认为中国本土的悬疑小说会怎样发展?
蔡骏:悬疑小说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要达到美国的市场水平尚需时日。1999年中国根本没有悬疑小说。2002年中国大陆出版的悬疑惊悚类小说不会超过十种。2005年,中国悬疑小说走上一流畅销书榜,我的《地狱的第19层》和《荒村公寓》以及鬼古女的《碎脸》均多次加印,销量全都超过了二十万册。我相信这个类型一定会在几年之后成为畅销书榜的主力军。
记者:能否评价一下目前非常红火的盗墓类小说?
蔡骏:中国通俗小说匮乏,长久以来话语权被主流的作家把持,通俗小说作家与更广泛的通俗小说读者之间缺乏联系,借网络与民营出版之力,将其推而广之,造成了今天的大势。所以,中国涌现出大量的盗墓类作品可算是正常现象。
记者:你认为盗墓类小说的市场前景如何?
蔡骏:虽然现在盗墓类小说势头不错,但正有一股力量将它推向死亡———这就是出版商。出版图书行业喜欢一窝蜂,一出现什么热点的书的题材,就全部都挤到这个上面。现在的盗墓类图书也有这种现象,无良的出版商们使劲地“攒书”,生产流水线一样“制造”着盗墓类小说,其中不乏粗制滥造者,非要把这个类型做到同归于尽为止。所以,短则半年,长则一载,盗墓类小说的前景不容乐观。
(本报记者: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