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惊魂三叹》的一点疑问?

(2007-08-09 12:08:20)
标签:

艺术赏析

那多

惊魂三叹

疑问

书评

    最近,我买到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那多三本灵异手记(《凶心人》、《过年》和《幽灵旗》)的合集——《惊魂三叹》。
 
    书的背面是如下的一段推荐文字:
 
    如果把这本书拍成电影一定不错!
  本书的开篇和结尾很明显具有电影回闪的味道。
  故事的一开始就给人有着很浓的悬念色彩的场面,让人不得不联系到《越狱》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又以各种荒诞而诡异文笔将本书中那些悬念而迭起的迷团一一破解。
    倘若将《惊魂三叹》拍成电影,估计它会成为一部集“科幻、悬疑、惊悚、侦破”于一身的大片。
    我相信一定会好看!

  ——著名导演  罗拉  张扬

 

    现在一本书要想买的好是需要名人和媒体推荐的。所以向上面的文字是很常见的。可是我却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样子,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我绞尽脑汁。

    啊!终于想起来了——在我的书评里!

 

    下面是我写的那多《暗影38万》的书评的节选:

 

那式大片登场 


  如果把这本书拍成电影一定不错! 
  本书的开篇和结尾很明显具有电影回闪的味道。
 
  开篇是一个带有很浓恐怖色彩的镜头: 

 
  在黑夜里翡翠号的甲板上,那多身上满是鲜血,手握一把正在滴血的匕首,在他的脚下是一位面色惨白的老者的尸身。 

 
  这在那多的手记中是极少出现的血腥恐怖的场面。 
  紧接着,镜头回到案发之前,开始交代整个故事的时间和大的背景。 
  在本书的最后,又以不同的片段讲述了那多在羿岛上的奇遇。以回闪的方式吊足读者的胃口,将故事讲得津津有味。实乃妙笔! 
   从人物关系上看,本书涉及的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人物怕是只有《亡者永生》可与之相比(《亡者永生》中涉及的人脉关系也是异常庞大,X机构、特事处、海勒国际、国际刑警、匕首组织):有X机构的研究员(而且不止一个),有专案组的警员,有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科学家,有寇家村的男女老少,有郑海集团的人,方方面面的人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从情节场面上看,书中不仅有地震海啸这种只有在科幻灾难片中才会出现的大场面,也有那多和寇云在旁人眼中比较暧昧的浪漫小情节。这可以说是其他手记中不曾出现过的。 
  如果将《暗影38万》拍成电影,估计它会成为一部集“科幻、悬疑、惊悚、侦破”于一身的大片。我期待着! 
  不过,书中也有一些小毛病:在描写“我”与寇云之间“兄妹情”(姑且先称兄妹情,到底是不是有待商榷)时,情节略显拖沓;与前几部手记比起来,所表达的思想也未必深刻。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小说只要好看就行呗! 
  总之,瑕不掩瑜,《暗影38万》不失为一部好书,值得一读! 

 

 

以上节选自华斯比的《暗影浮动月黄昏——<暗影38万>书评 》

 

    评论内容惊人的相似(两处评论的红色字体)让我想到了一个可怕的词——“抄袭”。

    我觉得我的那几句评论用在《暗影38万》上正合适,而用在《惊魂三叹》上就显得有些别扭,不是吗?请细细品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惊魂三叹》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三个故事的集合,而且他们没有时间上紧密连接的关系(我不用读就知道,因为那多的灵异手记我早已经烂熟于心了!)。

    所以说什么“把这本书”、“本书的开篇和结尾”这样的词语都是很不负责的!我真的很怀疑那两位大导演是否真的看过“本书”,还是出版社借用他们两位导演的大名再嫁接上我的书评来蒙骗广大那多的书迷的?

    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还有听人说书里错别字不少,就连我扫了一眼目录和正文的章节标题就发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印刷错误,不知道校对的干啥去了?

    《幽灵旗》第五章的标题“辉祖的白骨”变成了“辉祖的白骨”。好家伙!给人家改“姓”了!真是的!哎!

    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什么所谓的“网络著作权”问题,我觉得在网上写东西是用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转贴还好注明作者和出处呢?不是吗?

    如果两位大导演(我不太了解他们是谁?)真的借用了在下的内容请多少说明一下;如果没有的话,就请二位当在下是神经质好了,也没什么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