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小说馆:科幻·悬疑 |
後來
——献给那些错过最初真爱的人们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刘若英《后来》
一.
“砰”的一声,我办公室的门开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怒气冲冲的站在门口,正在办公的我略微抬起头,打量着她:她嘴上涂着深红色的唇膏,脸上抹了一层极厚的脂粉,以盖住早生的老年斑,颈上挂着18K金的项链,手上戴着戴梦得的钻戒,身着一件红色旗袍,臂上挎着精致的蛇皮小包。
她站在那儿,俨然一个 富家太太。
半晌,我低下头,叹了口气,随即又轻轻摇了摇头,心道: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我这种自顾自的行为当然引起了她的不满,她紧走几步,向我的办公桌冲了过来,在桌前站稳了脚步。她双手按在桌边,用她那习惯已久的富家太太质问仆人的口吻朝我大声道:“华斯比,他回来了是不是?你快说!”
“这位太太,我不认识你,请你不要在我的办公室大呼小叫,打扰我办公,请你出去!”我冷冷地道,却不抬头,依然在做自己的事。
她似乎并没有听到我的逐客令,更发了疯似的道:“我问你,龚凡羽是不是已经回到地球了,啊?你说啊!”
我实在不想再和她如此纠缠下去,便问道:“哪有的事?你听谁说的?”
“你还别明知故问,”她说着,从蛇皮小包中取出了一份被折了好几次的报纸,将它铺开在我的办公桌上,又道:“你自己看!”
放在桌上的是今天的《环球新闻》,头版头条的标题是:失踪二十年,今朝回家园!
“这是你表弟,《环球新闻》的资深大记者柯侦武的报道,不会有错吧?”
我不支声,心里暗暗骂道:“阿武这家伙就是太敬业了!非要抢第一时间,还要排在头版头条,气死人了。”
“可报上没有说他现在在哪儿,你一定知道!你们从小一起长大,上大学又是极好的朋友,比亲兄弟还亲,我想他回来后见的第一个人一定是你,你快告诉我吧!好吗?”她的口气开始软了下来,而且略带乞求的味道。
她从旁边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坐在我对面。
“费虹霜,你见到他又能怎样呢?你已是有夫之妇,而且你吃穿不愁,难道这一切还不够吗?”随着话题的深入,我发现我越来越激动了。
“可是……”她欲言又止,眼泪已在眼眶打转。
“什么都别说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不,我不想……”那晶莹的小东西终于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回去吧,什么都别想了。”
她望着我,眼睛通红,半个字也说不出来。随后,她站起身来,说了声“打扰了”,便准备离去。在她转过身的那一刹那,我觉得她苍老了许多。
就在她一只脚已经跨出门口之际,我叫住了她。我从座椅上起来,紧走几步,来到她近前,将一本笔记本递给她。
那是龚凡羽大学四年里用的日记本,上面记录了他四年的心路历程,喜怒哀乐,无所不有。这是我在他二十多年前被宣告死亡后,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我一直保存着他生命的前二十年里最为珍贵的东西。
她伸出颤抖的手去接这本日记本,可还是由于情绪过于悲伤和激动没有接住。日记本掉在了地上,里面夹着的一张照片也掉了出来。
她缓缓地蹲下,拾起日记本和照片,扶了扶上面的尘土。那照片已有些发黄了,仿佛历经沧桑还要为人们诉说些什么。
那照片是大三时的龚凡羽和费虹霜暑假到杭州游玩,畅游西湖时在西湖断桥边拍下的,那时的二人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她依然抖着手,将照片翻过来,背面只有一句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中最经典的那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又一次以泪洗面,她软在门边,良久没有站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