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天害怕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社交问题,我开始狂补儿童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情感健康》,是我当年想考教育学本科时买错的一本辅导书,后来因为怀孕生子读书的计划放弃了。没想到这本书现在歪打正着的成为我对小天答疑解惑的绿宝书之一。这本书由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编著,这个中心简称PCGC,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儿童精神治疗的中心。这本书的写作是建立在实例和独特的经验以及专门知识的基础上的,能使我们了解作为父母,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如何才能保证孩子的情感健康成长,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
在“出生至六岁”这一部分,重点提到“害羞与攻击”:“每个孩子的举动都有时显得害羞,有时却富于攻击性,这完全取决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取决于各个参与者的情感状态。还有些孩子天生就害羞,而另外一些则天生就富于攻击性。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孩子们的行为是他们天生性格的表现。医生和精神健康专家指出,这些人是“高度敏感的”,而不是“害羞”的。在孩子两岁以前,想要确定导致儿童害羞还是富于攻击性的原因是非常困难的。两岁后,孩子开始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和他人交往,孩子的特征能得到最明确的表现。”
这些终于可以解释我的小天为什么有时胆大合群,有时又胆小得不愿意别人碰碰他甚至哭闹的原因,我长舒一口气。
“无论事实上是什么,认识到害羞与富于攻击性本身是不带任何肯定或否定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积极和消极的作用。请记住:许多富于创造性和成功的人都曾经是或者是天生害羞的,而这一特征是他们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
后面的内容是分别帮助不到六岁的孩子高度敏感也就是害羞性格,和富于攻击性性格孩子,处理因为自己性格而可能面临的问题的一些指导原则。这里我只简单摘抄对付儿童害羞可能制造的麻烦:
A。把你的精力全都放在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上,而不是放在你的孩子个性或者所有的行为上。
B.设法保证你的孩子知道他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求。
C。鼓励你的孩子参与那些可以增强其自信的活动。
D。如果可能的话,帮助你的孩子熟悉可能会出现的困境。
E。当你看见别的孩子不公正的利用你的孩子时,你要巧妙的介入其间。(风起的日子和三月妈妈曾经这样做过)
F.对你孩子试图变得更加独立和更加自信的努力表示赞赏。
G.为自信和自主竖立良好的榜样。
另外,可心妈妈的观点总是那般独到,一针见血。她提出孩子的胆怯应该与带养的人也有一定关系的。我十分赞同这一点,我也察觉到我们的教育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看了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印证了我的猜测。《爱和自由》:“有时候,不训斥孩子的家长,因为说教也会使孩子缺乏信心。”小天现在的方式是在外婆家住三天半,在自己家住一天半,也就是说大多数时间是外婆外公带他。我的妈妈是非常细心周到、体贴入微,同时也高度敏感的人。她温柔耐心,从来不高声责骂孩子,但要求也很高,有很多规则,爱讲道理。我也遗传了她的这些性格特征。所以我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都轻言细语的对小天说话,这孩子仍然让人感觉害怕我们生气的样子,不管说什么听没听懂,他都“嗯嗯”作答的原因。这一点,我们必须克制自己,努力改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真如幽兰所说,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还得多学习多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