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景琰的期许

(2016-03-02 16:37:52)

长苏对景琰的期许与别人不同,所以不能告诉他真相,就是不能告诉他。哪怕看了他闷闷不乐,哪怕看他伤心失望。期望越高,忍耐越多。

长苏进京前先联络了蒙挚,禁军统领,这是一个深得皇上信任的人,通常皇上左边是他,右边是高公公。蒙统领武功在琅琊阁排名第二,人家能得这个职位,是有资本的。他和林家的缘份归结于,他曾经在赤焰军工作过,时间比较短,而且是梅岭案之前好些年了。所以那一场浩劫的株连,才没有连累他。而且说明了,他平素谨言慎行,没有不当言论。谢玉和谢江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把他和赤焰连在一起,也是蒙统领的幸运和功底了。

长苏联络蒙统领自然也有深意,以他的敏感身份,如果不是因为信任对方,才不会冒险告知。识人断物长苏是厉害的,果然蒙统领值得信任。只要不针对皇上,他都是积极主动的配合。

霓凰认出了长苏就是林殊,那也就承认了。毕竟除了郡主招亲被太子算计了一次,平素夺嫡与云南穆府关联不大。而且旧案昭雪之事,长苏不会把穆府牵连进来了。既然他们在事非之外,认出来就认出来了吧。就算霓凰和苏府往来多来了,毕竟招亲时,苏先生曾替郡主执掌过文试。

静妃也认出来了,那没办法,娘娘智商情商双高,而且能巧妙配合。知道长苏瞒了景琰,身为母亲也一样的相瞒。和这样的聪明人合作,心照不宣。

只用景琰是一定要瞒了。期许太重,期许他夺嫡成功,日后坐拥天下,成就贤明君主。

夺嫡的风险本来就大,太子 和誉王相争时,还能躲在暗处,保存实力,可是太子一倒,靖王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对手是狡诈阴险的誉王还有构陷赤谍一案的夏江,强敌在侧,哪敢大意。

景琰的个靶子,目标太大,他的一举一动,他的倾向他的喜好,都在夏江的算计之内。而且偏偏他还是个性情中人,君子本色,藏不得奸做不得假,他如果知道了长苏的真实身份,必然会有流露,会有牵扯,会有可能让对方窥得先机。

他以为苏先生只是个谋士的时候,他的态度还能冷静理智,纵然有误解,长苏还能解释,还能挽回,如果他知道对方是小殊,态度大变,很多事不能公事公办,就失了对敌的先机。

长苏被夏江抓进悬镜司,他都想冲过去,还是战英相拦,劝他如果苏先生站在这里,也会阻止他轻举妄动。要相信苏先生能应付局面。那时候,他被皇上闭门思过,如果出府就是明晃晃的抗旨,就是中了夏江的计。

就是如此,长苏在悬镜司的牢里,景琰还在府中走来走去,心神不安。

如果他知道那是林殊,他是拚死也不会让悬镜司带人的。

长苏以谋士的身份,能引导靖王,可是换了林殊,情义面前,景琰的水牛本性,也令人为难。

在金殿上夏江指证林殊的身份时,最后皇上能放开心结,也是高公公提及长苏进悬镜司时景琰并未阻拦,如果是林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上才算安心。

就是太了解自己的朋友,就是对他期许太深,才不得不相瞒。宁可看了他对故人的珍重,一把朱弓不许人碰。听闻卫峥谈及往事,他的伤心绝望,都落在长苏眼中,也只能无语。越是如此,长苏越是要力保景琰夺嫡成功,不能有丝毫闪失。

而景琰君子欺之以方,他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对于别人都指认长苏保他,必然是故人有旧,他就认可了。他的心态是你说什么我听什么,你不说我不问,我也不去调查。至于蒙统领和霓凰为什么对苏先生那般维护那般敬重,他也不去沉思。

以蒙统领和郡主的个性,都是稳重型的,很少对一个人那般看重。他也许以为郡主是欣赏梅长苏,蒙统领也是如此。可是常理推论,那二位是武将,怎么会对一个文弱书生刮目相看。

每每他问到一些敏感的话题,苏先生沉默时蒙统领都会转移话题,他的疑问不了了之,他也就轻易放过了。

景琰认不出长苏是他心地单纯,而且他一直固守着印象中飞扬明亮的小伙伴,他不忍他的朋友成了现在的样子。我们看长苏霁月清风长袖善舞,可是那不是景琰心上的林殊。

最初长苏的意图是事成如云去,就让林殊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梅岭,让景琰一直保有当年的影子。

 

 

 

 

卫峥案对景琰的警示作用

当初景琰确定夺嫡,但夺嫡的残酷,但并不清楚。他不耻于太子和誉王的行径,又想为兄长和小殊昭雪,皇上指望不上,太子和誉王也指望不上,心中那一点孤愤,让他不肯放手,唯一的出路就是靠自己。

虽然树立了高大上的目标,但他又是底线又是不能利用别人,其实真按他所的标准去做,成功根本无指望。还是长苏说,所有那些阴谋与算计由他来背负,景琰只管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就行了。靖王勉强算是接受了。如果不是形势逼到如此,他真不愿意走这条路。

户部刑部庆国公那些案子,他只是雾里看花,那些案件成功的削弱了太子和誉王的势力,他算是既得利益者。而景睿生日宴,他虽然也知道事情重大,但并没有在现场,那里的刀光影生死较量,他只是听了蒙统领和长苏感叹几句。

夺嫡真正的残酷,就是卫峥案件。那本是誉王和夏江设的局,这个局本身并不高明,一道高压线明晃晃的放在那里,只要你不碰,就是摆放。如此显而意见的问题,却成了靖王的生死线。因为那是对手量身订做的,就冲了他心中的那份情义如天。

明知是坑,他高喊着冲了过去。幸而梅长苏拉住了他,密道断铃(夏江的离间计生效),靖门立雪,还是长苏苦苦守候要把话讲清楚,最后几乎是怒了,“箫景琰你有情有义,为什么没有恼子”一句箫景琰完全是林殊的立场了。不再是殿下如何了。

坐下来开会,所有的环节都想到了,将计就计,算是营救了卫峥,这只是开始。长苏这一方在意卫峥的生死,而夏江的目标根本不是卫峥,所以卫峥被营救,事件拉开了大幕。大家都在争心,争的是皇上的心。夏江要靖王碰赤焰旧案的高压线,长苏要夏江碰参与党争的那条线。

景琰一直以为,营救卫峥只是他的事,当夏江在金殿上说请梅长苏去悬镜司调查的时候,他才明白,他和长苏本是一荣俱荣一死俱死的事。

营救了卫峥,而梅长苏以病弱之身,沉陷于悬镜司,而他闭府思过,却无能为力。长苏替他筹划周全,让他能全身而退,对长苏却不能相助一二。

被夏江逼服了乌金丸的长苏,生死一线间,景琰跑到天牢,逼夏江交出解药。那时候,他才深切的明白了,夺嫡真是生死之争。而被牵连的不只是他和母妃,还有他的谋士。看看誉王和夏江都做了什么,先是抓获了卫峥,一个本与他们没有关联的赤焰军旧人,只是为了攻击靖王,也被他们劳心劳力的找了出来。动用了静妃身边的棋子,离间计靖王和苏先生的关系。在悬镜司安置了大量炸药,把卫峥转移到大理寺。在皇上面前攻击靖王参与劫人。皇后在宫中打压静妃。

这之后,他才明白,他和苏先生是一个生死与共的团队。并不只是他轻飘飘的一句,先生就当看错了人,可以另择他人。那是不可能的,选了就是选了,再没有退路。在誉王夏江眼中,梅长苏就是和靖王扯到了一起,再也不能分开,打击苏先生就是打击靖王。

夺嫡之路的风险和艰难,让靖王成长起来,和长苏也在共同的战斗中,建立起了情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