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四)

(2015-03-27 08:29:11)
标签:

育儿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四)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四)

诗以言人,所以贾政这般敏感的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忧伤,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人至中年,还能如此,可知少年时的诗酒华年了,他身上应该是有着宝玉的影响。所以宝玉的任性淘气,贾母眼中都是寻常。

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元春是个懂诗书的人,自然有些雅致).因此,贾政命人各处选拔精工名匠,在大观园磨石镌字,贾珍率领蓉,萍等监工.因贾蔷又管理着文官等十二个女戏并行头等事,不大得便,因此贾珍又将贾菖,贾菱唤来监工.一日,汤蜡钉朱,动起手来.这也不在话下.(花钱的事情,还在继续,娘娘省亲,对经济的影响巨大。)

  且说那个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想发到各庙去分住.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正盘算着也要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务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用,可巧听见这件事出来,便坐轿子来求凤姐.凤姐因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人情上凤姐能帮的就帮了,反正也不要她自家出钱。这贾芹之母原是个聪明人,知道求凤姐最宜。),想了几句话便回王夫人说:“这些小和尚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一时娘娘出来就要承应(真真奇怪,娘娘能经常出来吗,全文也就出来了那一次).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是又费事.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竟送到咱们家庙里铁槛寺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完了(大手花钱).说声用,走去叫来,一点儿不费事呢。”王夫人听了,便商之于贾政.贾政听了笑道:“倒是提醒了我,就是这样。”(贾政不通俗务,对于银钱之事,何曾在意。)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蚤扰,岂不寥落(深知贾政).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很有雅兴,却给贾府又加开支。这元春入宫前,没有管过家吗,这花钱的事,她真在行).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进大观园是读书吗,元春也想的出来。姑娘们都大了,宝钗黛玉本是亲戚,让她们和宝玉都搬进去,真是奇怪。这宝钗已过了十五,按当时的年纪都该议亲了,和表兄弟同住在大观园里,不影响宝钗的声誉吗!而且还点了宝钗之名,可知娘娘对宝钗印象很是不错,可是薛家的身份,和如今的中落,能配得上宝玉吗!)

  贾政,王夫人接了这谕,待夏守忠去后,便来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况且你又作了那篇好文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一面安慰,一面唤了两个老嬷嬷来,吩咐"好生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老嬷嬷答应了.(宝玉生生是让贾母给娇惯出来的,一团孩子气,按年纪算,他已经十四了。)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形象生动).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笑.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这个丫环很是大胆,王夫人贾政皆在里面,就算听不见她的玩笑,也是够危险,王夫人那般古板之人,贾政那般假正经,如何会有这么个丫环。)?"彩云一把推开金钏,笑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你还奚落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这个聪明)."宝玉只得挨进门去.原来贾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间呢.赵姨娘打起帘子(一堆丫环在那,非让一个姨娘打什么帘子,王夫人的谱摆这么大干什么,探春和贾环岂能自在。),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按年纪算的,迎春是姐姐,所以不用站起来。)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鲜明对比,那宝玉是娇宠出来的,自然阳光些,而贾环随着赵姨娘,真是环境折腾出来的。),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只有这一个亲生,那贾珠呢,好似真的不是王夫人所出),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年纪不小了,也是叹息,还要为儿子操心):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这什么理由,姐妹们是老师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王夫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还算客气了,只是叮咛几句,这个元春的就很奇葩,宝玉不小了,不说找一个好老师教他,让他混在姑娘群里做什么,姑娘们又不考试,这贾政竟也赞同,都是奇人。又让宝玉科举成名,又让他进大观园,好景配美人,让他去读书。真是奇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