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三)
标签:
育儿 |
宝玉的日子是不寂寞的,尤其是节日的时候,因了贾母,他总是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而相对比的贾兰,日子就清冷多了。大过节的,他不出现,竟无人相问。一帮女眷们,却没有提及,也真是奇怪了。王夫人是祖母,一向疼孩子的贾母,对贾兰也是不闻不问,只是宠着宝玉,这也算奇了。看王夫人对贾兰的态度,很难令人相信,贾兰是她的孙子,所以总感觉贾珠未必是王夫人所出。至于贾母,对贾环就很冷淡,原因是贾环是庶出,贾母这个贵族嫡庶观念很分明。一样的孙子,宝玉和贾环的待遇差别那么大,从贾政这论和贾母是一样的远近,只因为了一个出身。
贾珠当年的才华应该是不错的,很有可能科举成名,所以一直深得贾政的看重,不管贾珠是嫡出庶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是贾政唯一的儿子,又是长子。贾政多看重些,还是很有可能的。而贾珠的婚事,结亲的是书香门第的李家,这是贾政的品味了。贾政一直重读书人,非常的礼遇贾雨村,又是逼着宝玉读书。所以给长子结亲的时候,会首先考虑读书人家。而李纨的身份交待的时候只是说他父亲的官职,并不强调李纨是嫡还是庶,如果李纨也是庶出的小姐,那还是般配的。
贾政想起了贾兰,看起来还是这个祖父靠谱些,命人接了来,一起过节。人丁不旺的贾府,贾母宁可把东府的小姐惜春带在身边,宁可接了湘云来宠着,都没说呵护一下一个没了父亲的贾兰。
贾政在这里,众人皆端庄安静,自然少了活跃气氛,贾母深知如此,便要撵了儿子,和众人热闹。贾政似乎很享受家庭气氛,并不想离开,还是要看众人的灯迷,只是看了便沉闷,只因这些姑娘们做的都令他烦恼。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他是真的为孩子忧心,也算是有长辈情肠了。)
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即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这就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真是多愁善感了,因诗及人,也是有的,但贾政如此感怀却是令人叹息。他少年时,也是宝玉这般人物了,伤春悲秋,因诗而叹息。)
且说贾母见贾政去了,便道:“你们可自在乐一乐罢。”一言未了,早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马上变了面孔).宝钗便道:“还象适才坐着,大家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凤姐自里间忙出来插口道:“你这个人,就该老爷每日令你寸步不离方好.适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叫你也作诗谜儿.若果如此,怕不得这会子正出汗呢。”说的宝玉急了,扯着凤姐儿,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姊妹说笑了一会,也觉有些困倦起来.听了听已是漏下四鼓,命将食物撤去,赏散与众人,随起身道:“我们安歇罢.明日还是节下,该当早起.明日晚间再玩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