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职场(一百四十七)

标签:
文化 |
红楼大职场(一百四十七)
凤姐与平儿的对话很是精彩,有对探春的欣赏,这是凤姐大气之处,凤姐能越过对赵姨娘的厌恶,而真心欣赏玫瑰花样的探春。并且真心叹息三姑娘的庶出身份,担心影响探春的结亲,这样的姿态很是大气。也叹息世情如此,人们看中嫡庶,影响了多少好姑娘的命运。
凤姐是管事多年,自然晓得新官上任三把火,多有从前任管理者那寻事的,是为了立威,特特叮咛平儿,一定要配合,一定要理解。凤姐不恼不怒,反而大力配合,只求把事情做好,并不介意个人面子,真是通透处,算是开明的管理者。
与平儿细论贾府几件大事,谈到娶亲之事,双玉花费自有贾母所出,可知贾母对双玉的关心和照看,余下的几位,银数有限,而对贾环不过是几千两银子,比姑娘们的还少,庶出的少爷,也真是可怜。
凤姐自知贾府经济艰难,入少出多,自然难以为继,偏一切还要按规矩老理去做,不考虑现实情况,是贾府上层的奢华场面在断送贾府的未来。(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她们的委屈不是物质上的,是面子吧,家下也抱怨克薄——人多事多,本是享受惯了,如何肯吃苦。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凤姐是管家人,对于经济情形,自然明白,可是却不能采取措施,为的是体面。其实贾母自然明白,只是体面这个问题,还代表了府里的形势,不好轻易去改,这一点上史府却是改的早,人家针线上的活计,都是自家人料理。现在遇了探春理事,凤姐也希望探春有所改变,于事有利。
府中人多,可是真的能管事的却少。几个姑娘中,只一个探春,亲戚们不好多事,所以钗玉二人,虽然聪明,却不会插手府中事务,宝钗是王夫人特特委托了的,也只是盯着不犯错,却不会动原有的规矩,所以探春的大观园承包方案是在多方默许的情形之下,最重要的是凤姐默许。
探春道:“因此我心里不自在,饶费了两起钱,东西又白丢一半。不如竟把买办的这一项每月蠲了为是(好,买办不是不当回事吗,那就免了这项吧)。此是第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着呢。”探春道:“我因和他们家的女孩儿说闲话儿,他说这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三姑娘有心,是在取经)。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物皆有值)。”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但只你们也都念过书,识过字的,竟没看见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的文么?(宝姑娘是商人家族,自然晓得)”探春笑道:“虽也看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真是有的?宝钗道:“朱子都行了虚比浮词了?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妙)。难为你是个聪明人,这大节目正事竟没经历。(探春是经历少,所以很多想法还是单纯)”李纨笑道:“叫人家来了,又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宝钗可当一个时字,做事最讲名正严顺,师出有名,凡事要树立贤名为上,尤其本是客居,自然不会让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