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职场(四十五)

元春借赏赐端午节的礼物,表明了对二宝的态度,这也是一种试探吧,元春肯定也明白贾母的意愿,但可能更倾向于二宝,宝钗和黛玉与贾府的亲戚关系是一样的,只是在贾母这边黛玉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宝钗与王夫人更亲近些。黛玉无父母但出身清贵,宝钗有薛家,只是已经没落,如果从门当户对和对宝玉扶持的角度来说,这两家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只是钗玉表妹人物出众,却是难得的佳人。
元春从宜室宜家的角度考虑宝钗,欣赏宝姑娘的稳重大方,认为性格上更适宜宝玉。婉转暗示看一下贾家的态度,主要是贾母的意愿。贾母在这个时候,肯定是倾向于黛玉的。一般来说,姥姥疼外孙女是肯定的,但很少是人家父亲还在世,而且并不曾另娶的时候就把外孙女硬接了来,从黛玉进府时,贾母的态度来看,她应该是替黛玉早有安排。这个安排就是双玉的姻缘。如果此时林父还在,凭着书香门第的清雅,黛玉在家世上是完胜宝钗的,只是没了林父,她底气就弱了些,从当年的娇客成了寄居。但贾母疼黛玉,不会只考虑黛玉的家世,肯定要考虑黛玉的将来,而且双玉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环境完全是贾母促成的,黛玉若是依规矩与三春一起起居,宝玉和公子们居于外院,那双玉没机会情深意重,不过是年节依礼相遇。想想宝玉若不进大观园,而黛玉居于园中,哪里会有双玉惜花共看西厢记的场景,如何会有你证我证心证意证的可能。
所以双玉的情缘,根本不能怪黛玉有情宝玉有心,完全是贾母给了二人机会与机遇。
现在元春表态,贾母自然不会沉默,她若是沉默了,就等于同意了。
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不去(宝钗本意是不去的)。”凤姐道:“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咱们要去,我头几天先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上打扫了,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我已经回了太太了,你们不去,我自家去。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贾母喜爱的就是年轻人爱热闹的性格)。”贾母听说,就笑道:“既这么着,我和你去。”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仔好,可就是我又不得受用了。”贾母道:“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傍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凤姐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薛家母女明明就是贾母给弄去的,主人邀请,薛家不得不去,这是贾母热情之下的有心了)
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此说,笑道:“还是这么高兴。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老太太逛去。”
这个话一传开了,别人还可已,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儿,听了这话谁不要去,就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他也百般的撺掇了去:因此李纨等都说去。贾母心中越发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不必细说。(贾母就是要找个人多的场合表态,所以去的人越多越好,贾母这样的人物,对很多事情发表意见,自然不会直来直去,而是要含蓄一下)
谁知宝玉解手儿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也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儿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做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酸酸的。贾母听了,也由不得有些戚惨,说道:“正是呢。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还像他爷爷。”那张道士又向贾珍道:“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儿的不用说了,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罢?”说毕,又呵呵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儿,看见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长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提亲了。要论这小姐的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示下,才敢提去呢。”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聊宝玉,然后提国公爷,接着急转之下谈了谈宝玉的婚事,而且是张道士开口,常规的提亲都是与父母长辈私下谈,很少有当了这些许人,而且是宝玉的面谈的,可知是假提亲了。张道士是为了给贾母台阶,让贾母对宝玉婚事表态,贾母表了态,不能早娶,以后再提吧,等于是告诉了元春,眼前不谈宝玉的婚事,最后强调,家世不重要,小姐的模样最重要,这句话是一种表态吧,模样好性格好,人皆有其不同的看法了)
贾母眼中的美人,应该是凤姐黛玉这样的,她喜欢的性格是热情爽朗的,所以凤姐是她喜爱的。而宝钗的沉稳,其实不是贾母所赞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