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大职场(四十四)

(2014-03-11 09:07:12)

   红楼大职场(四十四)

红楼大职场(四十四)


    小红在怡红院的处境很是不乐观,年纪又大了,所以转岗成了她的头等大事。看书中除了袭人麝月没有针对她,其余的晴雯秋纹碧痕诸人都是有机会都要教训她,幸而小红心态好,言辞机敏,才不会吃亏。晴雯说话是刻薄,她让人家有本事出了这园子,果然人家出了这园子,不和她们一群天真的小孩子们做着大观园的梦了。人与人相处可能的确有气场,所以说人以类聚,小红与怡红院大约是气场不和,所以才会令晴雯那般针对她。她的优势在怡红院里展现不出来,怡红院那些人都有些痴心有些梦想,而小红是现实主义者,最明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宝玉问起:“昨日可有什么事情?”袭人便回说:“二奶奶打发人叫了小红去了。他原要等你来着,我想什么要紧,我就做了主,打发他去了(小红还是想见见宝玉,她虽然明白宝玉是宝玉,而她是小红,是一个连自己名字也要改的小丫环,可是对宝玉的敬重之意还是有的,一场主仆,她想见一下本是人之常情。而袭人却一句什么要紧就打发了,袭人一向厚道,人都要走了,何不宽容一下,如何也是这般相待,看起来袭人不针对小红,可也没优待于她)。”宝玉道:“很是。我已经知道了,不必等我罢了。”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说着,命小丫头来,将昨日的所赐之物取出来,却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吗?”袭人道:“老太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一个玛瑙枕。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你的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儿,两个锭子药。”(二宝的东西是一要的,这里面自有深意,黛玉的等同于三春,算是客气了,毕竟黛玉是元春的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元春赏赐,也是考量过的,二宝的一样,可以理解成把宝钗当作客人,也可理解为她认为宝钗和宝玉是一样的,算是她对二宝金玉之缘的一种表态。这态是表给贾母的吧,算是一种试探。)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宝玉的心上,和他一样的就是黛玉)”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分一分的写着签子,怎么会错了呢。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我去拿了来了的。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让宝玉一个人去谢恩,算是贾母的表态吧,单说了你一个)。”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了紫鹃来:“拿了这个到你们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鹃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宝玉听说,便命人收了。(黛玉的回应很客气,也很不悦)
  刚洗了脸出来,要往贾母那里请安去,只见黛玉顶头来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只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气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哪‘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人儿罢了!(黛玉也很敏感,感觉出了元春对金玉的态度)”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里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黛玉听他这话,便知他心里动了疑了,忙又笑道:“好没意思,白白的起什么誓呢?谁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有第五个人,我也起个誓。”黛玉道:“你也不用起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是这么样的。”(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这才是黛玉所忧)
黛玉道:“昨儿宝丫头他不替你圆谎,你为什么问着我呢?那要是我,你又不知怎么样了!”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
  宝钗分明看见,只装没看见,低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回,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也在这里呢。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和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惦记着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傍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若长在林姑娘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我没福。”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宝钗褪下串子来给他,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的,起来扔下串子(宝玉真真是见了姐姐,便忘了妹妹)。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宝玉真是一只呆雁呀,不怪黛玉恼,只是恼归恼,宝玉仍然是宝玉,宝钗很会做事,所偑的是娘娘所赐之物,算是对贵人的一种尊重)
   此时薛家是欢喜的,所赏赐之物,二宝一样,这是元春的一种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