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向宝玉推荐的那曲寄生草,很有些人生感悟的人,才会欣赏才会喜欢。这样的一首沧桑的寄生草,却是宝钗的钟爱,那么宝钗的内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叹,对了那样的情怀,她是不是有些触动呢。而这曲寄生草,却暗合了宝玉的心事,引发了他的第一次了悟。
宝玉的了悟起因原是为了调和黛玉与湘云的所谓矛盾,其时人家姐妹间并无纠纷,是宝玉担心黛玉会生湘云直言的气,可黛玉没生气,湘云先恼了宝玉。
黛玉是客居贾府,所以有时难免敏感,总担心被人小看了去。而这一点宝玉是懂得的,所以有人说戏子眉目像黛玉,怕黛玉多了心,忙忙的暗示湘云。湘云是直来直去的爽朗脾气,自然见不得宝玉这样的眼色,好像怪她似的。所以不去理会宝玉为她的苦心,先把宝玉讽刺了一顿。接下来又被黛玉嗔怪,黛玉的话数落下来,宝玉没了脾气,宝玉不擅长与人辩论,自然落了下风,于是才感叹万千,想起了那曲寄生草,顿生感叹,当然也不过是一时之思。
然而宝钗深知这样的话对人的影响之深刻,才会与黛玉等人同去归劝宝玉。几句禅锋讲下来,宝玉也没了当时的想法。其实他此时介意的是姐姐妹妹理不理他,思想上并无什么深刻的想法。但那一瞬间的想法还是留在宝玉心上,也许不知何时还会袭上心头。
若是抛开金玉,单看宝钗黛玉之间的相处还是极好的,只是金玉的传言像一根刺深深的扎在黛玉心上。这时候黛玉不放心的还是宝玉的态度,所以对宝玉的言论特别在意。
此时宝钗像一个稳重的大姐姐,而黛玉是一个敏感的小妹妹,湘云是一个率真活泼的玩伴,宝玉的这个时代是非常的幸福的。